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保监会划两条红线规范险资两融试点

2015年01月12日 09:13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1月10日下午,保监会召集部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会,就近期方正证券股东纠纷引发的自有资金冻结、流动性受损事件了解情况。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该次会议并未叫停险资两融业务试点,而是主要强调了险资在两融试点中的合规和风险,并给出两条风险红线:一是要求保险资管公司加强对交易对手的甄别;二是要求险资与风控完善的大型券商合作。

  本是一次普通的情况摸底会议,却因9日尾盘的离奇大跌而被强烈关注。上周五,市场有传言监管部门将在周六召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会,叫停险资两融业务试点。此消息被迅速扩散和放大,被认为是9日尾盘大跌的重要原因。

  10日上午,有市场人士释放消息称,保监会并非要禁止险资参与两融,下午参会机构的范围锁定在与方正证券有业务往来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月9日尾盘大跌是市场反应过度。记者了解到,险资两融试点未被叫停,会议主要强调了险资在两融试点中的合规和风险,信用级别较低、风控水平较差的小券商或将失去险资客户。

  “目前保险资金试水券商两融资管产品,收益稳定,但是风险管理欠缺,如不及早规范,将来的风险敞口更大。”一位上市券商分析师评价,保监会的周末会议延续了保监会近年来的政策方向,即在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不断放开险资投资渠道。

  对于不断走高的A股行情,万亿规模的两融业务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监管部门也逐渐开始关注险资在两融业务中的风险。方正证券股东纠纷的爆发令公司流动性受损,则成为触发监管部门召开摸底会议的驱动性事件。

  据保监会资金运用部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处于试点阶段,截至2014年末,实际规模387亿元,目前相关业务正常运行。一位保险公司资产管理部门人士表示,虽然存量规模只有387亿元,但是险资输血两融的增速很快,预计总体有500亿元。

  随着保监会不断放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一些创新驱动较强的公司开始尝试设计新的资管产品。去年7月份,泰康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第一期稳健系列资产管理产品,目前为止已经发行了15期投资两融资产包的产品。

  保险公司参与两融业务,一般是发行一个资产管理计划,用于认购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的债权收益权。在产品设计上,险资投资两融的资管计划设置了交易对手选择,并通过风险限额管理、持续盯仓管理、基础资产回购等方式保证了资产的相对安全性。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这类产品给保险资金带来了6.5%~7%的稳定收益。

  随着股市震荡的加剧,保险资金在两融业务上的风险隐患正渐渐埋下,不排除一些险资试点的两融资管产品出现风险管理漏洞。中国人寿投资部副总经理余浩建议,未来可将两融产品改造为基于券商信用的债权类产品,选择资本金实力雄厚、信用评级较高、专业团队素质好、尽职调查执行力高、风险管理能力强的证券公司,将所发放贷款的资金用途限定在两融业务,将复杂的收益权产品改造为明晰的债权类产品。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