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降准之后银行理财还有春节行情吗?

2015年02月06日 11:5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

  在全球央行都实行货币宽松浪潮的时候,中国央行也在2月4日晚间宣布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而在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明显反弹,12月最后一周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升至5.42%。

  在全球央行都实行货币宽松浪潮的时候,中国央行也在2月4日晚间宣布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市场人士看来,该次降准的力度虽超出预期,但其作用仍不能替代降息。加之银行理财市场当前月末、季末效应仍存,在临近春节的时候资金面仍趋紧,预计其春节行情仍将存在,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会马上下行。

  降准超预期

  2月4日晚间,中国央行宣布,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央行公告中还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

  对此,刘东亮分析指出,此次降准力度超出预期,除普降0.5个百分点外,对符合标准的城商行和涉农金融机构额外降准0.5%,对农发行额外降准4个百分点,粗略估算,释放的流动性可达6000亿人民币。他同时指出,降准不能替代降息,预期节后降息的步伐将会跟上。

  在刘东亮看来,降准的目的是对冲外汇占款持续下降,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并向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信贷资源,刺激信贷流向实体经济。受此影响,预计可明显缓和春节前的时点性资金紧张,回购利率紧绷局面有望好转;债券市场利率有望启动一波下行,有利于降低发债企业的融资成本,票据市场利率也将受到带动,但能否传导到银行理财收益率及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则需要观察。

  春节行情仍可期

  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降准对于此前处于震荡调整的股市而言无疑是利好,对近期的回调压力将起到适当缓解的作用。然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春节高收益行情会否因此而消失?

  “目前来看完全没有影响。”当记者向某国有大行理财师咨询时,得到如此回复。而另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经理则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一般都是提前完成。“银行会根据对未来市场资金利率变化的预期,适当提前设计相关产品。因此目前上市发售的产品都是之前设计好的,收益率并不会因为降准而发生变化。”

  事实上,尽管监管在2014年对银行的存贷比考核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存款偏离度指标,以控制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月末、季末冲存款规模的行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月末效益有所淡化,但季末效益依然明显。

  据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持续下滑,由年初的5.79%持续下滑至11月中下旬的5.05%,但在此期间,每个季末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出现小幅反弹。

  而在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后,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明显反弹,12月最后一周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升至5.42%。由此可见,银行理财产品的季末效应依然存在。

  “进入2015年之后,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再次出现下滑态势,但仍维持在5.2%的水平之上。央行降息后,市场资金面保持相对宽松,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应随之下行,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走势已不再简单的是资金面松紧可决定的。”银率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表示。

  他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兴起不仅加速了银行活期存款的流失,对银行理财产品也形成了竞争,市场竞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价影响开始加大。而随着股市走牛,银行理财产品也不再单纯依靠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拉高收益,而是通过伞型信托等方式进入到A股市场中,为理财产品的投资端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在2014年底并未下滑,而是大幅回升,再度吸引投资者资金回流。

  殷燕敏预计,尽管以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依然是以下降为主基调,未来预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产品也将减少。但短期内,由于新股发行以及春节前资金面相对紧张等因素依然存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水平不会马上大幅下降,投资者依然可以关注大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金苹苹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