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立春降准 理财如何迎接“新春”?

2015年02月06日 16:0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理财也要把握先机。随着立春当天央行宣布降准,时隔三年多央行再次启动准备金工具。事实上,理财产品市场随后出现了量价齐跌的局面,平均收益率从5.3%下降到5.1%。而在降准消息公布后,某款2年期7%高收益理财产品顿时遭遇投资者疯抢,瞬间售罄。业内人士表示:央行降准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是呈负相关。根本在于银行降准会释放资金到市场,银行不缺钱也就没有必要通过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吸收存款,充足资金储备。

   面对银行不缺钱,大家想赚钱的现实,要如何调整策略才能把握住理财的“新春”呢?

   P2P:或迎收益新高点

   此次降准带来的流动性增加,以及传导出的货币总量增加,或将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对网贷平台收益率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互联网货币基金,尤其是宝宝类理财产品总体收益是下行的,但资金季节性短缺来临,市场利率不排除仍会有所上升,P2P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短期可能将有新的高点。

   银行:收益变化不大

   事实上,尽管监管在2014年对银行的存贷比考核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存款偏离度指标,以控制银行通过理财产品月末、季末冲存款规模的行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月末效益有所淡化,但季末效益依然明显。记者采访了有关银行,理财师表示,银行会根据对未来市场资金利率变化的预期,适当提前设计相关产品。因此目前上市发售的产品都是之前设计好的,收益率并不会因为降准而发生变化。

   保险:保本门槛低

   目前带有理财功能的保险品种投资金额最低1000元,成为理财产品热门。

   保险理财产品简介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个收益率,即“预期年化收益率”和“保单最低保证年化结算利率”。前者能否兑现,与市场大环境、各个险企的投资策略和能力有莫大关系,并不能保证。后者是保本回报。业内人士提醒,保险理财如果中途支取保费,很可能在最后达不到预期收益率。在支取保费的时候,要考虑这种可能“折价”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

   宝宝:收益率跌破4%

   如今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数量有超过30种之多,但从收益来看,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容乐观。数据显示,宝宝类理财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由2014年1月的6.5%~7.5%跌至12月的4%~5%。业内人士分析,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的下滑已成不争的事实,未来7日年化收益率还有可能会跌破4%。

   行业人士分析,因为宝宝类产品收益主要来自银行定期存款、同业存款等,而当前市场流动性趋于宽松 ,这类投资品种的收益率就会下降。同时,现在市面上的宝宝类产品太多了,“银行系”、“基金系”,使大众对此审美疲劳。但宝宝类产品比较方便灵活 ,投资门槛低,有的可以随时提取,适合流动性资金的存放。

   股票:短期利空因素干扰大

   春节特殊时点即将来临,股市的资金敏感程度明显提升。同时监管层对两融业务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增量资金规模已经出现缩水。而央行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现了流动性的有效释放,在美元重返升值通道之际,央行此举加大了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可能,国内资金外流的趋势可能会延续。值得注意的是,在增量资金规模受限的同时,考虑到打新可能带来的高额收益,场内资金兑现筹码参与打新的意愿会明显提升,无疑将对资金面形成分流。

   建议:优选中长期理财产品

   数据显示,2014年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周平均预期收益率持续下滑,由年初的5.79%持续下滑至11月中下旬的5.05%,但在此期间,每个季末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出现小幅反弹。

   分析师认为,此次央行降准从长期来看,为市场释放了长期的流动性,从长远来看,以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为主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依然是以下降为主基调,预期收益率超6%的高收益率产品也将减少。而在短期内,此次降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近期的资金紧张压力,但股票市场IPO以及春节前资金紧张等因素依然存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水平可能不会马上大幅下降,投资者可以关注大型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发售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优选中长期理财产品。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