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弱势开局 稳增长还需政策持续发力

2015年02月12日 09:57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因为单月数据的波动而出现大的转向。随着春节因素的消失,3月份我国经济数据或将回升,全年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物价低位通胀格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将继续以"稳健+积极"的搭配方式协调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庞东梅2015年首月PMI滑落“不景气”区间,进出口双双负增长,CPI同比增速回落至1%以下,PPI在负增长区间再次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日前已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释放出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信号。

  有效需求疲弱掣肘经济“马车”

  无论PMI中新出口订单指数还是进出口数据,都反映出我国面临外需回落的压力。全球经济虽然在复苏的通道前行,但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原油价格的下跌,反映出国际市场需求疲弱。从主要产油国的表态来看,不减产信号的释放意味着后期原油价格跌势将扑朔迷离,但总体来看难有大的反弹。此外,外需复苏力度有所减弱,制约了后期我国出口的增长。

  欧元区QE政策对后期我国出口形成负面影响。欧盟连续10年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欧贸易额达6151亿美元,占中国同期进出口总额的14.3%。欧元版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或将促使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对美元贬值的可能性加大。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将加大我国外贸企业对欧元区出口的汇率成本,从而影响我国出口。

  由于内需中的消费性需求具有稳定性特征,内需的回落主要在于投资性需求的下滑。虽然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我国加大对铁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短期内难以大幅回升,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投资领域不会支撑今年投资“马车”快速前行。今年我国投资或将继续小幅回落。

  PMI进入不景气区间,显示我国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领域通缩风险有所积聚。PPI连续35个月在负增长区间运行,今年首月下滑至4%以下,内需回落在价格上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工业经济面临产能过剩、去库存压力。

  随着用工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积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工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需提升。

  基本面良好重在提质增效

  一般而言,首月经济数据不具有全年代表性。3月我国经济数据的变化,更能真实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剔除春节因素,即便我国经济增速回落至6%左右,仍能实现就业数据的增长,表明我国经济运行良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在防止经济滑出底线的同时,需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深层次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

  首月非制造业PMI仍在景气区间运行,成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蓝海”,推动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模式转变。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我国旧有的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悄然变化,消费“短板”正在逐步补齐。作为新的消费增长点,信息消费成为消费增长的稳定器,我国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然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非短期内就能实现。消费“短板”的补齐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我国高储蓄率的现状决定了投资要保持一定的水平与之相匹配。“三驾马车”协调性的提升尚待时日。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提质增效还需我们继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通过“有形之手”的调控,为经济“马车”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货币与财政政策助力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因为单月数据的波动而出现大的转向。随着春节因素的消失,3月份我国经济数据或将回升,全年有望保持平稳运行、物价低位通胀格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继续以“稳健+积极”的搭配方式协调助力经济健康发展。

  日前,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实际运行情况决定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与公开市场操作一起,有效调节资金供给。组合式降准意在促使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薄弱环节。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基调,滴水灌溉式的预调、微调,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环境。

  单纯依靠货币政策不足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有质量地增长需要财政政策与之协调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支出和结构性减税方面还有很大的实施空间。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营改增”改革、消费税和资源税改革等措施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