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新”资金回流 货币市场利率缓降

2015年03月17日 14:4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伴随上周“打新”的资金陆续解冻,本周一货币市场流动性进一步好转,银行间和交易所主流资金利率纷纷下行,但银行间资金价格降幅偏小、绝对水平仍处于相对高位。分析人士指出,综合考虑“打新”资金进一步回流、财政资金季节性投放等因素,后市资金利率仍有一定下行动力,但在央行对流动性总量调控仍保持“中性”的背景下,短期内资金利率下降空间或将受限。

  交易所流动性全面宽松

  银行间资金利率小降

  上周,货币市场再迎“打新”窗口,周三、周四新股发行最为密集,冻结资金量也相应较大。其中,仅上周三发行的东方证券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合计就接近1万亿元。受此影响,上周货币市场流动性持续呈现结构性紧张格局,交易所隔夜、7天资金利率涨幅明显,银行间市场相关期限资金价格也是居高不下。不过,从上周五开始,随着申购资金陆续解冻,货币市场流动性逐渐好转,交易所资金利率率先下行。

  本周一,东方证券等10只新股申购资金全面解冻,逾万亿资金回流,带来货币市场流动性的进一步显著改善。从资金价格来看,交易所资金利率继续大幅回落,上交所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周五下跌62BP至3.35%,为去年以来的波动区间下限水平,显示交易所市场流动性极为宽松。与此同时,银行间主流资金利率亦有所下降,但降幅仍然较小。

  数据显示,周一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存款类机构隔夜、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跌了约4BP、9BP,分别收报3.36%、4.62%,均未脱离各自今年以来的波动区间上限。此外,14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跌8BP至4.68%;21天至3个月品种虽然都有不同程度下行,但均处于5%左右的绝对高位水平。据交易员称,月中的存准清缴顺延至本周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天早盘机构的融出积极性,但午后机构融出增多,银行体系流动性先紧后松、总体均衡。

  流动性有望继续改善

  资金利率降幅或有限

  市场人士表示,未来几日随着“打新”资金继续回流,加上财政资金季节性投放,货币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有望进一步宽松,资金利率也将随之继续下探,但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的下行空间则需取决于央行短期政策扶助力度。

  首先,从本轮IPO申购情况看,虽然打新确实给资金面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由于机构普遍已经适应了新股发行节奏并提前做了备付安排,资金价格波动主要体现在交易所市场,银行间所受影响弱于预期、资金利率波动幅度有限。正因如此,本周资金解冻虽然有正面刺激作用,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由此受益的程度亦将有限。

  其次,从本周开始,财政资金投放将大幅开闸,为市场带来较大利好。据机构根据往年经验测算,预计3月份财政存款将下降3000亿元,本周至少能够分得1000亿元净基础货币。

  第三,近期美元指数再掀升势,美联储加息预期导致的国际资金流出压力短期难消,外汇占款途径投放的流动性仍将有限,且不排除继续从银行体系抽离资金的可能。

  综合上述因素来看,结合当前理财收益率居高不下并托起银行负债成本,货币市场利率短期内若想明显下降,仍取决于央行调控节奏和力度。而从春节前后央行操作情况来看,央行近段时间采取的总量调控手段仍较为中性。例如,春节过后,在资金利率持续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央行进行了连续三周的公开市场净回笼操作,将节前公开市场投放的资金几乎全部收回;而对于节前的降准,从最终效果来看,市场已经普遍认可了其只是对外汇占款下降的中性对冲观点。

  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松紧适度”仍为当前货币政策基调,考虑本周将有600亿元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将继续开展小规模逆回购操作,以平滑公开市场到期流动性,在此背景下,以银行间7天回购加权利率为标杆的货币市场利率有望继续缓慢下行,但降幅或将受限。而基于经济下行风险犹存、通缩风险较大以及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企业融资利率下行的角度考虑,多家分析机构均指出,中短期内仍有必要适时推出量价配合的宽松货币政策。

  存款类机构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