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强悍美元压制 油价或试探40美元

2015年03月19日 14:0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国际油价仍在破位下行,北京时间3月18日17时许,纽约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最低探至每桶42.05美元,跌幅近3%。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国际油价连续走跌,一方面美元指数持续居高对油价形成较强打压,另一方面原油供需面持续疲弱,市场整体依然是供需过剩的局面。而地缘政治方面,伊朗核问题谈判进展顺利,有可能在未来几周达成一致协议,以上几个方面均对油价形成持续压制。

  美油录得六连跌

  纽约WTI原油期货4月合约价格3月17日收盘下跌0.42美元,跌幅0.96%,报43.46美元/桶,落得连续第六个交易日收盘下跌。不过,跌势仍然在继续。

  格林大华期货分析师原欣亮表示,供应端过剩是本轮原油价格下行的关键因素。美元指数大幅上涨,对油价形成较大压制,随着全球原油库存上升,美国原油价格疲软走势外溢,也拉低了布伦特原油价格。

  矛头指向了供需失衡。欧佩克的不减产确定了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大于求的情况,且这种供需失衡的态势仍在延续,从而限制了原油价格的走高。此外,美油库存压力大。近期美国虽然关闭了部分钻井平台,但美国原油产量仍很大,美国原油库存压力增加,同时,基建工程反应较为疲惫,成品油需求较弱,原油很难走高。

  另一方面,美元走强也成了众矢之的。日前,美元指数打破100点大关,也是2003年4月15日以来首上100点关口。美元指数的走强将使得以美元交换的商品价格下跌。此外,美国寻求与伊朗达成核协议,这将可能终止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从而使原油流入已过剩的原油市场,拖累油价。

  美元将长期压制油价

  美元指数的飙升被认为是拖累油价的重要因素。但美元指数后期还将进一步拖累油价吗?

  对此,方正中期分析师隋晓影表示,由于美元指数与国际油价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在近半年两者的负相关性高达0.95,因此认为美元指数的上涨是此轮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不断升温以及欧洲央行在本月开始实施QE措施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仍有继续上行的动能,进而将对油价形成长期打压。

  原欣亮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计价货币的走高终归会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原油作为最基础的资源产品,与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息息相关,在美元作为全球基础货币的体系中,美元指数的运行对原油价格有着重要影响。从2015年以来二者走势来看,2月份美元围绕94.5点一线区间震荡,国际原油在产业资本的抵制和成本支撑的作用下大幅反弹。而当3月份以来美元突破前期整理平台后,大幅加速上行后,令暂时企稳的原油市场转而重回下跌通道。从2014年中以来,美元指数与原油在长期走势上处于同一节拍。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市场正在等待3月18日的美联储FOMC会议决议,由于欧洲央行的QE有效地令欧元及相关货币贬值,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强烈,预计美联储利率决议将会删除“耐心”一词,新的前瞻指引措辞或将透露何时加息的信息,这将令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承压。但如果美联储纪要偏鸽派,美元将迎来大的调整。

  美库存刷新高的背后

  另外,值得注意得是,近期美国原油库存创纪录新高,市场对此怀有疑问,库存为何大增?短期又将如何演绎?

  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050万桶,至4.50亿桶。美国汽油库存减少58.30万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的馏分油库存减少25.20万桶。

  隋晓影表示,美国原油库存创纪录新高,主要由于目前为原油消费淡季,需求偏弱,同时欧美炼厂进入集中检修期,原油加工量下滑,而美国原油产量仍未停止增长的步伐,以上因素导致美国原油库存持续走高。在美元居高位以及原油供需面持续疲弱的背景下,油价有望延续跌势,短期需关注下方40美元附近支撑。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观察美国原油的产量、进口及炼厂投料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原油产量沿原有趋势持续攀升,进口量的水平基本在7-7.5MBPD/天的水平震荡,但2-3月是传统炼油厂的季节性检修时期。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的炼厂投料量从2月份开始大幅下降,处于季节性低位,基本与往年水平相当。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原油的库存上涨幅度惊人,远远脱离了5年库存区间,供给过剩情况严重。

  生意社分析师李宏则表示,美国虽然钻井平台数量减少,但没有减产的迹象,原油产量增加,最近一周原油库存增加1050万桶。同时美国原油市场需求较为低迷,原油生产大于其需求,导致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增加。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