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新常态下浦发银行不良“双升”不足惧

2015年03月24日 08:55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近日,浦发银行公布了其2014年年报。数据显示,2014年浦发银行的不良率已由2012年底的0.58%逐年上升至2014年底的1.06%,不良贷款余额则从89.4亿元上升至215.85亿元,呈现“双升”格局。

  这一变化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究竟该如何看待浦发银行不良指标“双升”的局面?这是否反映了我国银行业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不良“双升”,很多人闻之色变。诚然,不良指标的“双升”意味着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压力增大,将会加剧经营风险,影响信贷投放力度。

  但是,仔细分析浦发银行的年报数据就可看出,虽然不良持续“双升”确实存在,但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目前,该行不良率的变化仍在可控范围内。截至2014年年末,浦发银行的总资产为4.2万亿元,相较而言,215.85亿元的不良资产余额占比不大;同时,尽管1.06%的不良率较之前已有明显提升,但与具有成熟金融体系的欧美诸国相比,这一数据仍属较低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美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为3.2%,法国为4.3%,德国为2.9%,日本为2.3%。

  不仅如此,仔细分析浦发银行年报可知,此次不良“双升”的局面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期的客观反映。数据显示,目前不良比重较大的行业仍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行业,分别占不良贷款总额的18.56%、15.64%。其中,传统制造业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产能过剩痼疾长期困扰着传统制造业;而批发零售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期间,表现不佳也实属正常。

  此外,不良指标的“双升”在浦发银行的预期之内。浦发银行前期在浙江温州地区发展势头迅猛,是江浙地区银贷业务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银行,达到温州银贷业务市场份额的10%。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温州不良贷款激增,也给浦发银行的风险控制带来了较大压力。但是与意外的市场冲击相比,浦发银行管理层能够提前预知这一市场风险,从而能够更加充分地研究应对之策。

  其实,此次浦发银行年报中最大的看点在于其盈利结构的变化。根据年报,2014年浦发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从2012年底的10%提升至超过21%。2014年,浦发银行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49.98亿元,同比增长68.47%;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229.98亿元,同比增长47.58%。

  同时,浦发银行一直重视大力发展投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通过和保险、券商、信托、基金合作,浦发银行金融市场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达1.4万亿元,近乎占据该行总资产规模的半壁江山,来源于这一部分的利润也占到15%左右。此外,浦发银行零售业务也在快速发展,由过去主要依赖公司业务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演变,目前对公、零售、金融市场三大业务结构比例逐步趋近于60:20:20。上述结构调整标志着浦发银行转型国际化、综合化发展的经营思路日渐清晰,并逐渐向国际化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靠拢。

  从政策层面来看,监管层也在为银行业多元化发展铺平道路。就监管部门拟向银行发放证券牌照问题,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尚无明确时间表”,但“正在研究放开向银行颁发证券牌照”。这一消息被市场普遍解读为金融改革或将更进一步。随着银行或将获准涉足证券业务,像浦发银行这样的商业银行将可以通过财务顾问、承销业务等业务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事实上,浦发银行的现状仅仅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缩影。在目前经济结构调整、商业银行转型的阶段,传统商业银行同时面临挑战和机遇。所谓挑战是指,随着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加剧,传统银行依赖存贷款息差的主要盈利模式发展受阻,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生存与发展压力骤增,而且整体不良指标呈“双升”态势,风控压力增大;机遇则是指传统商业银行正处在逐步向大型金融控股集团转型的关键期。通过转型,单一金融机构同时开展其他金融业务带来的经营压力有望减轻,同时又能在公司治理结构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并发挥协同效应的优势。

  由此可知,面对目前的不良指标“双升”,银行业既应高度重视风险,严格加强管理,避免不良风险失控,但也不必过分不安。经历过转型和调整过程中的阵痛,我国的商业银行有望在国际化、多元化、综合化经营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迎来良性发展。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