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降息仍是中性政策 而非“放水”

2015年05月12日 13:5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

  1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正处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力交替期的中国实体经济迎来“及时雨”。不过,专家认为降息仍是中性货币政策操作,而非“放水”和“中国版QE(量化宽松)”。

  “此次降息的主要动因还是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有必要通过降低名义利率来达到降低实际利率、稳定投资增长的目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

  新出炉的部分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6.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6%,一季度经济增速回落至7%。

  “从4月份数据看,国内外需求都比较疲弱,下行压力大,经济尚未企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这势必需要进行逆周期的宏观调节,把经济增速稳住,才能为调结构、促改革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半年内,央行已三度降息两度降准。一时间,出现“中国版QE”和“大放水”等议论。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还不能说货币政策的基调明显转变,近3次降息一共下调了0.75个百分点,频率高幅度却并不大。”

  据王军介绍,判断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很关键的指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3月末,我国M2余额同比增长11.6%,低于12%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从M2看,货币政策没有搞‘强刺激’和‘大放水’,未来货币政策还有预调微调的空间。”

  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认为,降息主要是通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市场投资意愿,使经济景气预期变得更好。经过前两次降息,尽管企业名义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由于物价仍保持较低水平,实际利率水平显得相对偏高,再次降息符合客观需要,仍是中性政策。

  “不应该将这次利率下调解读为中国版QE,QE往往是在降息等常规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才使用的。”马骏认为,一些发达国家的QE是在政策利率接近于零,而实体经济又面临衰退的背景下采用的非常规政策手段。目前中国使用利率工具还有空间有效果,而且还有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增加流动性的政策空间。

  (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编辑:刘虹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