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产能”走出去:做好互利共赢的“乘法”

2015年05月26日 10:5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

  ▲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城市阿拉木图郊外的中哈合资企业科伦(哈萨克)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伦制药厂),是中亚地区最先进的制药厂,以技术引领着当地制药行业,成为哈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科伦制药厂是四川民营企业科伦药业联合香港公司和哈萨克斯坦自然人创办的合资企业。科伦制药厂目前有中方员工30多人,当地员工200多人。这张厂方提供的照片显示,科伦制药厂车间设备正在运作。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从哈萨克斯坦到巴西,从印度尼西亚到埃塞俄比亚,中国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不断结出硕果。海内外观察家指出,中国产能“走出去”战略与众多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战略高度契合,而产能合作成了双方战略的最大交集。

  这种源自各自发展所需的“不谋而合”让人们普遍看好国际产能合作的前景,专家认为产能合作将成今后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的特色优势。

  互利共赢的乘法

  “坐轻轨,以后就不用担心堵车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城市轻轨列车上,一名叫阿贝贝的女乘客开心地说。

  中国中铁承建的这条城市轻轨,是东非地区的第一条,也是中国公司在非承建的首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今年2月试运行以来,慕名而来试乘轻轨者众,人们难掩好奇,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从试运行看,中国造铁轨和机车性能优越,待完全通车后,这条轻轨将能极大缓解亚的斯亚贝巴的交通拥堵。

  中国与巴西、秘鲁启动可行性基础研究的“两洋铁路”规模更大,拟从大西洋边的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卢卡斯进入秘鲁,穿越安第斯山后,到达太平洋边的巴约瓦尔港。这一重大工程成为现实后,不仅会改变巴西人的出行方式,还将大大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和时间,并打破地理壁垒,加速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去年以来,中国产能的国际合作大幕已经拉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的产能合作都确定了早期成果和远景项目,有的已结出早期收获的果实。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指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首先是产能合作。“一带一路”地区是全球人口聚集和经济较快增长的地区,基础设施有庞大需求,而中国在高铁、工程承包及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具有产业优势。

  以中哈产能合作为例,去年两国达成产能合作协议之后,28个重大项目已落地,协议投资总额超过230亿美元。

  拥有17000多座岛屿的印尼,基础设施发展长期滞后,物流成本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5%至30%,印尼新总统佐科上任后提出了建设“海上高速公路”计划,与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高度契合,两国基建与产能合作前景同样广阔。

  发展战略的对接

  5月19日,巴西的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开工。这一全长超过2000公里的项目,自北向南穿越巴西大部分国土,是中国企业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

  巴西电力供应绝大部分靠水电,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用电需求高,但丰沛的水利资源主要集中在巴西北部。在圣保罗,每年1、2月份的枯水期,断电是常事。随着美丽山项目的实施,巴西人将获得一条贯穿南北的输电线路,当地民众和老百姓为之欢呼雀跃。

  不久前,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巴基斯坦签署合作协议,以BOOT(建设、拥有、运行、移交)模式投资建设巴基斯坦输变电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国家电网实现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从设计、研发、制造、建设和运营等全套技术输出,为巴方提供整体性解决方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吴长胜说,产能合作的实质是不同国家不同发展优势、不同发展战略之间的对接,核心是互利共赢。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已经迎来从产品出口向产能“走出去”过渡的新阶段,这也预示着中国将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这份路线图提出了基本原则——“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注重实效、互利共赢,积极稳妥、防控风险”,重点国别——与中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重点行业——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所长吴白乙说,中国即将走出去的正是中国企业最具优势、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的产能,也高度契合当地发展战略。

  数据显示,中国装备制造业规模约占世界总量的1/3,其中机床产量占世界的38%,造船完工量占41%,发电设备产量占60%,高铁已建成1.6万公里,在建1万多公里,均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中亚、东南亚、拉美、非洲一些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工业体系尚待完善,大量产品依赖进口,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制造业和工业化水平,而中国“高性价比”的产能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

  “走出去”的新挑战

  产能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机遇所在,但理有必然、事无必至,企业走出去并不意味着都是成功故事。

  去年,人们为“中国将铁路修到了拉美”而雀跃,但没多久就被泼了一盆冷水。墨西哥先是宣布由中国铁建牵头的国际联合体中标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项目,旋即又宣布取消中标。今年1月,墨西哥二次启动招标,后又宣布无限期搁置该项目。

  中国铁建在墨西哥的挫折只是近年来中国产能“走出去”中的案例之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说,那些对外投资项目败北各有原因,作为国际投资舞台上的“新兵”,中国企业“交学费”在所难免。

  专家指出,中国产能“走出去”既面临歧视性政策壁垒、政治动荡等客观障碍,也面临盲目投资、恶性竞争等主观问题。隆国强指出,一方面国家层面应该加强统筹谋划,企业也必须避免一哄而起、恶性竞争。

  “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控风险,既要积极作为,又要稳妥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说。他建议,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目标投资国的需求,认真做好当地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等各方面的分析评估,做到有备无患。

  此前,一些企业在海外经营不规范,对履行社会责任不重视,因而遭到惩罚甚至导致投资失败。顾大伟说,中国企业应总结经验教训,切实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文化、宗教和习俗,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如果国家为产能走出去“铺好路搭好桥”,企业做好自己的“功课”,产能接受国以诚相待,未来国际产能合作的效果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三乘三等于九,结果将是互利共赢合作的“加速度”和“升级版”。 (参与采写记者:张正富、贺萌、石昊、张钟凯、赵颖)         

  评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正当其时

  最近,有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利好消息不断:国务院发布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企业发行外债等非行政许可审批被取消,中国与部分拉美国家签署一系列产能合作项目……

  世界那么大,应当去看看。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优势产能对外合作,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也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

  当前,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正当其时。从国内看,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成套水平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规模连续5年居全球第一,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国际产能合作将为各国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站在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背景下,在新起点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开启新一轮“走出去”大幕,需要开创对外经济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全面提升在全球价格链中的地位,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互利共赢中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对企业来说,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通过“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锤炼,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投资合作过程中,一方面要切实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习俗,践行正确义利观,维护国家形象;一方面要注意防控风险,找准市场,对接所在国产业发展政策,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资,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形成竞争合力。

  对政府来说,要通过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推进境外投资便利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推动高铁、核电、汽车、钢铁等优势产能“走出去”同时,进一步扩大产能合作领域和方式。要健全服务体系,提供融资担保等方面保障,让企业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要积极成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参与者,加快中国标准国际化推广,构建多双边、全方位经贸合作新格局,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

  开局良好,前景可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抓住有利时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必将推动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让中国在世界经贸舞台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与各国共享发展红利。   (记者赵超)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