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观点:银行引入民资不应再有障碍

2015年06月18日 09:2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

  ◎谭浩俊

  16日晚,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该行深化改革方案正式获批。公告指出,将坚持国有控股地位,探索引入民营资本,积极发挥战略投资者作用,并将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

  从交行的公告内容来看,虽然改革方案显示国有控股仍然是银行改革很难迈过的门槛,但不管怎么说,交行在改革过程中能够对民营资本开放,让民营资本参与到交行的改革中来,还是迈出了不小的一步,令人期待。

  事实上,几大国有银行在进行股份制改造时,就已经引进过非国有资本。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或许是出于“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的动机,引进的战略投资者都是境外的机构投资者,而未能对民营资本开放。

  现在,金融界终于不再把引进国外投资者当作唯一选择,这对急需寻找投资出路的民营资本来说,无疑开辟了一条新的投资通道。即便这条通道还不够宽敞,但也可以为今后的发展留下更多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交行原有的所有制结构: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财政部持股比例为26.53%,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持股18.70%,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股4.43%。从这一结构看,引入民营资本也被认为是水到渠成。

  那么,对其他国有银行来说,是否也能像交行一样对民营资本开放、给民营资本足够的进入空间呢?或者说在引入民营资本时能开放到何种程度?是否可以像以往对待境外金融机构一样“一视同仁”呢?

  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改革,推动银行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提升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在民间投资者的选择方面,也不是有钱就行,而是需要极其小心谨慎,要做到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对那种通过高负债盲目扩张的民间投资者,应当尽可能地远离。

  在国有银行引入民营资本之后,银行的治理结构如何设置,董事会、经营层等如何配置,董事会是否拥有足够的决策权,经营层是否具有市场化的经营权,政府会不会对改革后的企业进行过度干预……凡此种种,对银行来说都是十分严峻的考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大国有银行都是巨无霸,短期内即便经营不善,也不可能走向破产之路。但是,一旦市场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也全面推行,按照国有银行现行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思维,是否还能像过往一样在市场上保住其优势地位将很难说。

  现在各大国有银行几乎都是“全能冠军”,什么业务都做,但什么业务也没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假如金融市场放开后各种专业机构越来越多,特别是投行业务等可能面临巨大的冲击,那么对习惯于依靠利差生存的国有银行来说,将是不小的考验。

  交行能向民营资本开放,已经为银行业改革吹响了号角,能不能就此拉开银行业改革的大幕,可能还要看交行下一步改革的具体成果。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交行的改革模式推出以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应该再成为一种障碍。

  实际上,如果民营资本还不能进入金融领域,如果国有资本仍然处于绝对控制地位,金融业的改革就不算真正起步。

  让民营资本参与到国有银行的改革进程当中,应当说是比成立民营银行更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否则,国有银行对市场形成的垄断和控制依然难以打破,而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也仍旧难以拓展。

【编辑:史聪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