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互联网金融首创PCC模式 有人贷或成行业新范本

2015年09月28日 15: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解读互联网金融首创PCC模式有人贷或成行业新范本
有人贷执行总裁赵利东发言
嘉宾现场讨论

  中新网9月28日电 9月25日,国内首创PCC模式并引入民间商会进行战略合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人贷,迎来两周年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人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媒体记者共一百多人,汇聚北京兴伟石文化艺术中心,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2012年,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设立,打响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第一枪。P2P平台在2013年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也正是在这一年的9月26日,有人贷正式上线运营,并开辟了引领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PCC模式。尤其目前处于行业监管政策实施细则即将出台的‘过渡时期’,又催生了一个行业‘跑路潮’。”有人贷执行总裁赵利东在致辞时感慨,截至今年8月31日,整个8月份就出现了81家问题平台,全行业累计问题平台达976家。即使按照平台总数3259家(含问题平台数)计算,问题平台概率仍高达29.94%。

  与“每三家P2P平台中,就有一家倒闭或跑路”的行业发展现状相对应的则是,有人贷在“跑路潮”中实现的逆势强劲增长:上线34天,累计交易额便突破1000万;2014年2月21日,有人贷的累计交易额便突破5000万;2014年4月,有人贷获得兴伟集团1.2亿元注资;同月27日,累计交易额正式突破1亿,从成立到完成1亿交易额,有人贷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引进兴伟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是有人贷成长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不但解决了困扰平台发展的资金问题,更借助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王伟先生,在全国各级工商联、商会系统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首创PCC模式。”赵利东分析,PCC是P2C加C,第二个C就是“商会”。引入商会作为借款企业的信用推荐方,既解决了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难题,又降低了有人贷尽职调查的难度,实现了投资人、借款企业以及平台的“多赢”。事实证明,有人贷PCC模式的推行,非常具有前瞻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许小年教授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印证:“P2P企业之所以问题频出,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能够活下去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但如今,PCC模式的出现,则是实现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GDP总量的60%,解决了中国90%以上的就业。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据统计,中国至少有5000万家中小微企业,其中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贷款难问题。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中,180万亿的金融资产中仅有20万亿配置在中小微企业上。中小微企业巨大的资金空缺,是P2P网贷迅猛崛起、引发金融革命的根本原因。

  专家表示,未来资产端的质量是决定P2P网贷平台生存发展的关键。而在PCC模式中,投资人的资金直接对接由商会推荐的信用资质良好、有资产抵押和偿还能力的借款企业,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又提高了风控审核的效率。

  日前,银监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银行资产质量数据,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5%,较去年末大幅提升了0.21个百分点。

  对比来看,在推行PCC模式的两年时间内,有人贷至今没有发生一例违约事件,不良贷款率为0,这足以说明PCC模式的优越性。

  在正确的道路上奔跑,有人贷一直不断地自我“升级”。收益券功能、安信宝理财产品、Android手机端积分商城、用户中心2.0页面、手机端APP上线又一次把有人贷推向了事业的巅峰,而这些成就离不开有人贷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

  今年10月份,有人贷将完成PC端、移动端浏览器版本的整体改版升级;完成安全联盟认证,对登陆交易CFCA安全证书进行升级,逐步引入新类型的理财产品,满足投资人各种需求。11月份,有人贷将完成有人贷苹果手机客户端、安卓手机客户端的升级,并对手机端数据接口安全进行加密升级。(中新网金融频道)

【编辑:袁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