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进入“利率管制基本放开”新阶段

2015年10月26日 0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 魏晞)中国已经进入“利率管制基本放开”的新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转型和挑战。

  23日晚,中国宣布年内第三次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并“低调”地公布了另一个重要信息: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向记者强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经过近20年历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触及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根本环节”。

  26日,央行有关负责人就此再度接受采访。谈及中国此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重大意义,这位负责人表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此次放开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中国的利率管制已经基本放开,改革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利率市场化进入新的阶段。这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在整个金融改革的历史上,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期,放开利率管制可为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筛选支持的行业、企业提供更大空间,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进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为推动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着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金融机构在利率受保护情况下“规模即效益”的传统经营模式将不可持续,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树立起“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为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创造了条件。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使利率真正反映市场供求情况,为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

  同时,也应该看到,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开启了新的阶段,核心就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央行这位负责人表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后,央行仍将在一段时期内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并为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提供一个过渡期。待市场化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后,将不再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