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宽松难止 利率新低可期

2015年10月30日 10:0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10月29日,央行以100亿元逆回购交易完成本月最后一次例行公开市场操作(OMO),单日实际净回笼资金600亿元。整个10月份,央行灵活运用逆回购、MLF、降准降息等政策组合拳,保持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合理充裕。

  分析人士指出,9月底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一直较为宽裕,10月下旬的MLF操作和“双降”更在短期内释放出较多中长期流动性。然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后续货币政策仍倾向于保持稳定宽松,公开市场操作也将继续发挥短期流动性调节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包括7天期逆回购利率在内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地位和影响力都将大幅上升,并有望成为货币市场新的“利率锚”,而宽松加码无疑有助于货币利率再创新低。

  净回笼无碍资金面宽松

  公告显示,央行于29日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此次央行逆回购操作的期限、利率和交易量均与前次(10月27日)相同,但较10月22日(上周四)交易缩量100亿元,招标利率低10bp。

  本周公开市场共有450亿元逆回购到期,由此,本周OMO实现250亿元的资金净回笼。此外,本周有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央行实际从公开市场业务渠道净回笼资金750亿元。

  昨日的操作也是10月最后一次例行公开市场操作。若无额外操作,则本月央行共开展逆回购交易2750亿元,到期回笼3750亿元,全月OMO实现净回笼1000亿元,再考虑到国库现金定存到期,则实际净回笼资金1500亿元。

  市场人士指出,纵览10月份,市场资金面保持均衡偏松态势,尤其“双降”后市场流动性预期更趋乐观,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适量回笼部分资金,有助于熨平短期流动性波动。短期内尚无明显不利因素,预计流动性保持充裕无忧。

  数据显示,29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资金面仍相对宽松,主要回购利率窄幅波动。存款类机构行情显示,29日隔夜回购利率加权值持稳于1.76%,指标7天期利率因跨月末而小涨4bp至2.30%;中长期限的14天利率续降至2.60%,1个月利率亦跌2bp至2.71%。

  新“利率锚”渐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两个月内,央行一直将7天期逆回购利率定在2.35%。而作为“双降”之后的首次逆回购,10月27日央行顺应降息周期将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至2.25%。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在此次“双降”中一并取消利率管制,意味着存、贷款基准“利率锚”作用会显著淡化并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央行将开始着力构建新的政策基准“利率锚”,在此过程中,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将大幅上升,短端回购利率有望成为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基准利率,在经济宽松周期下,该指标利率未来还有下行空间。

  “逆回购利率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显著增强。”中信证券指出,从近几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看,操作量在逐渐减少,意图显然不在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而在于通过下调逆回购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在央行将逆回购利率下调后,7天期质押回购利率也迅速随之调整到2.25%附近,显示了市场利率对逆回购操作利率的认可度。

  据统计,本月央行先后共进行7次逆回购操作,除10月8日央行释放1200亿元流动性之外,之后6次规模最高为500亿元,最低为100亿元,整体呈缩减态势。

  民生证券同时表示,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有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下行之意,本次降幅为10BP,略低于市场15-20BP的预期,但考虑目前的较为平坦的收益率曲线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政策诉求,预计未来仍有继续下调的空间,7天质押回购利率后续会降至2.1%,7天质押回购利率运行中枢短期内也将围绕2.1%附近的中枢波动。

  分析人士指出,10月以来,央行灵活运用逆回购、MLF、降准降息等政策组合拳保持了市场的流动性合理充裕,短时期内流动性无虞,但货币市场利率要明显下行或仍需宽松政策引导。而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通缩风险,整体货币政策倾向于保持稳定宽松,利率长期仍处于下降通道。

【编辑:姜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