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风科技总裁王海波:国内大银行转型相对滞后

2015年11月10日 07:23 来源:一财网 参与互动 

  王海波认为,目前银行创新力度仍不足。考察企业基本面时,银行习惯性地注重业主本身性质(如资产和规模),而不去看它究竟要做什么。虽然(银行)也有专业人员在分析,但如果只去看历史报表,不去花精力分析未来预期(不一定可取)。其实,银行不率先做这种转型,很快会被新金融颠覆。

  尽管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中小型新能源民企的金融支持力度在加大,但相比大型国有、中央级企业而言,中小公司的资金依然处于渴求状态,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完全解决。

  在近日由国家能源局及协鑫集团等联合主办的“能源变革论坛”上,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2.SZ,下称“金风科技”)总裁王海波就此分析了现有新能源企业的金融贷款情况、该公司在供应链等领域做的金融探索。他也指出,国内大型银行转型相对滞后。

  “十二五”期间,风电总计五批的核准项目开发商容量占比中,民企占比已从第一批的7.7%提升至10.7%,五大电力公司的占比,则从54.5%降低至39.1%。

  那么,问题来了。赚到1至2亿元的小公司,依然拿不到资金。在王海波看来,规模小、实力弱的中小风电场及上游供应商,金融支持不足,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系统集成核心企业及电网公司等实力较强、信用度高;同时,电网又是国家基础设施,隐含了政府信用在其中。

  王海波认为,目前银行创新力度仍不足。考察企业基本面时,银行习惯性地注重业主本身性质(如资产和规模),而不去看它究竟要做什么。虽然(银行)也有专业人员在分析,但如果只去看历史报表,不去花精力分析未来预期(不一定可取)。其实,银行不率先做这种转型,很快会被新金融颠覆。

  在国内,资金量大一些的银行如工农中建,转型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银行本身也较受制约。“对于一个新建项目或扩建项目,所有的电力资产项目必须要有20%~30%的资本金才能去贷款。那么(这也意味着),相关规定仍只是面向有钱人,(他们才能)创业。很多的好项目,若要提供融资,不应去看其股权结构。在国外,不少项目获得的融资比例是110%。”王海波说。

  他还提到,新能源项目的建设期称为“项目贷款”,银行给出的贷款比例是70%到80%;已完成的新项目则以”抵押贷款”为主,获贷比例是50%到60%。“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有风险的项目拿到的贷款额度更多;风险释放的项目则拿到50%到60%的贷款。”

  王海波说,金风科技正在尝试做一些金融业务。“我们把一些信用及资金,部分用于帮助其他企业。企业会对一些准备做关键装备的供应商进行预投。对一些资信情况差但产品好的公司,金风则提供信用和资金,相当于风投的角色。我们在上游股权的投资,累计超7亿元。供应链融资的合作伙伴有77家,总投资额为20亿元。我们针对风电业主的股权融资为28亿元,我觉得这些市场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金风科技也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联合,从事融资租赁及转让等业务。其融资租赁已获商务部批准,约有20亿元以上的资金。该公司计划3到5年左右,将融资租赁的规模扩至100亿元。

  事实上,早在2014年,另一家新能源企业---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也透露,将于多家公司联合成立金融租赁平台,新公司将帮助解决分布式融资问题,为行业提供500亿元资金,为行业电站的投资商。在互联网与新能源产业嫁接后,大数据平台对新能源业务的开发起到了支持作用。为顺应这种变革,协鑫集成旗下也有新的金融平台为有意愿投资新能源的资金,提供从资金进入、资金持有、资金保险和资金退出的服务支持,使资金能安全地投资新能源,并获得较高收益。

  王海波还称,可再生能源的金融创新也有不少难点与障碍,但电力资产依然可称为高信用等级金融产品的生力军。如果EPC企业开具了完整的保函,电网公司和政府也守信,行业中的风电场与光伏资产或可像房地产一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金风科技自己打造了一个平台,主要是为银行服务。

  据中泰证券此前的报告,金风科技建立了监控预警、运营管理、快速响应3大类信息化平台,实现风电场风电运营管理、风电场监控及预警等运营维护服务系列化及智能化。“目前,风电场运行质量的数据并不透明,一旦透明的话,投资风险也会降低。此外,实时的运行数据若能随时拿到,风险也信用也会降低,这对于能源转型的意义很大。”王海波总结道。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