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债销售火爆 折射理财渠道匮乏

2016年04月18日 15:13 来源:安徽日报 参与互动 

  据报道,4月10日是今年首期电子式储蓄国债销售的第一天,由于网银和柜台同时开售,部分银行网点都来不及卖出一笔,额度就全部被抢光。连银行工作人员都感叹:“买国债简直跟抢春运火车票一样火爆。 ”

  新一期国债发售这一幕,让人们看到了当前国债发售的火爆场面,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市场上缺少让百姓满意的理财产品或投资渠道。

  我国债券市场已经有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可转债和中期票据等多个品种。近年来,随着个人投资者的水平不断提高,直接参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多。然而最近两年来,一向被视为收益相对稳健的企业债,却频频曝出违约地雷。特别是今年以来,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债券违约事件接连发生。粗略统计,截至目前,今年的债券违约总额已达135亿元,超过去年全年120亿元的规模。

  抢购国债堪比抢购春运火车票的现象,也暴露出了许多深层次问题。在央行六次降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下滑,P2P平台风险频发的当下,国债再次成为市民争抢的香饽饽,折射出我们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不健全,配套机制缺失,监管存在问题等。

  国债销售火爆的背后,并非是人们一时冲动的热情,而是寻求“靠谱”理财渠道的迫切心情。一方面,百姓手中存量财富潜力巨大,理财诉求强烈。另一方面,目前的投资理财平台参差不齐,老百姓无法辨别真伪,名人效应让老百姓吃了不少苦,为了规避风险,老百姓开始回归银行理财,而国家兜底的国债则成了理财的首选。这也提醒有关职能部门需要持续发力,积极改进,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

【编辑:唐云云】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