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探索创新金融模式 十二家股份制银行“抱团”

2016年07月29日 14:3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28日,由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联合发起的“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在京召开签约发布会。发布会上,联盟成员行宣读倡议书,正式签署商业银行账户互联互通合作协议,提出“平等、连接、开放、共赢”的联盟愿景和“便民、惠民”的联盟目标。发起联盟的十二家银行有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专家认为,12家股份行此次“抱团联盟”有助于构建“金融+互联网”生态,并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搭建了一个安全规范的共享平台。但能否真正实现“弯道超车”,仍待经营理念的彻底转变以及打造有特色的创新金融模式。

  联盟行仍待“苦练内功”

  联盟行在发布会上对外宣布,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电子渠道跨行转账免收客户手续费,切实为客户带来实惠。联盟间账户互认实行免费,资金互通将实行最低市场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表示,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新的动力、新的理念,催生了很多新的金融业态。同时,互联网金融对改进完善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联盟的成立,对各个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各自业务拓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希望联盟逐步扩大信息查验的银行范围,加强与其他银行机构、特许清算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利用好各类资源,丰富查验渠道,提高查询质量,不断提升银行账户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015年12月25日,央行下发《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允许银行为存款人开立Ⅰ类户、Ⅱ类户和Ⅲ类户。联盟首任联席主席行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称,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是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响应央行《通知》的要求,推动新规落地而发起成立的。联盟以银行间账户为基础,将监管政策切实落地,严格推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

  在不少外界人士看来,中小银行“抱团”、资源共享,无疑是一大创新突破。但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25日,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银行就举行了“加强账户管理,推进普惠金融”的联合签约,宣布对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境内转账汇款免收手续费,对客户5000元以下的境内人民币网上银行转账汇款免收手续费,以降低客户的费用支出。因此,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认为,联盟行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联盟间的资源;另一方面还是需要自身“苦练内功”、加大科技投入,真正实现线上和线下业务的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联盟行共同提出了“平等、连接、开放、共赢”的愿景,强调联盟成员间的平等原则,对待新的参与者,不设置门槛,不设置歧视条款,不设置差异化合作方案,依靠产品、服务的不断创新,实现公平竞争、良性发展;以账户为基础实现连接,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搭建一个安全规范的共享平台等。

  推进银行业务互联网化

  对于如何打造自身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专家建议,商业银行要不断推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经营理念、模式、机制的彻底转变。最新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6)》(简称《报告》)认为,除了互联网,物联物进入、区块链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得商业银行在服务模式、产品创新以及风险防控领域发生重大转变。

  《报告》建议商业银行建设“物理网点+互联网+物联网”三位一体的渠道模式。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银行业务互联网化,致力于线上线下一体化。银行未来极可能以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物理网点为依托,推动银行业务互联网化,加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以及自助服务的推广与应用。而物联网金融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更高阶段。物联网实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交融,推动了金融模式的新革命——物联网金融。未来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将物理网点、互联网、物联网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银行业务渠道端也是银行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向。

  银监会日前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大数据顶层设计和规划,打造专业化的数据管理模式,进一步推进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构建数据共享机制,有效识别业务创新与科技创新中的多数据源拓展机会以及潜在风险,逐步实现内外部数据的融合。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融合发展。记者 陈莹莹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