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重监管背景下,金融和实体经济如何才能共赢?

2017年05月03日 14:52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2017年,银监会掀起的监管大戏还在不断加码。近日,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会,会议要求银监会系统要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及时弥补监管短板,同时加快健全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股东行为监管。会议还强调要引导银行业积极主动参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支持兼并收购、破产重整和债务重组,有效支持去产能去杠杆。

 作者 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作者 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证监会2016年掀起的监管风暴还没过去,银监会的监管重拳让2017年春天的中国金融市场更加热闹:除了对商业银行体系高杠杆资金风险的系统性排除,强调金融服务“脱虚入实”是两大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的政策亮点。随着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央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越发迫切,如何利用现代金融手段,服务国家经济战略、降低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是监管风暴的主要目的。

  过去几个季度,金融监管政策对民间高利贷、险资“野蛮人”投机性举牌、银行理财“飞单”、票据系统内空转套利等前些年司空见惯的“潜规则”现象,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零容忍态度,让很多规范合规经营的金融机构从内心感到欣慰。毕竟,以往打着金融创新之名、容忍个别机构利用监管灰色地带盈利,除了侵害普通投资者和储户利益,更是伤害了那些规范运营的金融机构。

  监管问题背后的挑战,是我国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的现实:一方面,国有经济有政府信用备书的融资便利,但需要混合所有制去行政化提升效率;另一方面,颇具活力的民营经济虽然解决了相当部分的就业问题,但是得不到传统金融机构的优质服务,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当然,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一个国家,能依靠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金融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培育多样化的金融中介机构。换言之,多层次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就是要改变传统发放货币资源的“大水漫灌”形式,疏通资本中介环节,将资金注入中小企业的实体经济“毛细血管”,培育金融机构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滴水慢灌”。

  笔者建议各级金融政策制定部门,不妨从以下三方面着眼发展中国金融市场:

  第一,各省建立唯一的中小企业证券化平台,并集中财政力量进行扶持。为此,国务院在今年春节前后推出了指导性的顶层设计文件,即《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国办发〔2017〕11号),用以引导省域经济层面的唯一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降低企业杠杆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县域经济的直接融资矛盾更突出,无法等中央或省里的政策扶持,应主动积极求变,建立服务各县的“金融4S店”,扶持各县域最有潜力的民营企业资本积累。通过调研笔者发现,相对于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县域经济的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普遍存在“既缺资金、又缺资本”问题;加上很多贫困县的支柱产业都是农业、旅游业和中草药种植业,都是重资产、重资本行业,更需要持续的资本投入。因此,构建县一级的多元金融平台,打造金融4S店,不仅有利于金融脱虚入实,更是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的必然之路。

  第三,各省应积极创造条件,引保险资金入省,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保险资金是全球范围内长期投资的重要资金池,对于普遍“缺资本”的省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可谓是难得的潜在战略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应及时换位思考,把握过去几年保险资金规模增加迅速的机遇,为险资提供大体量实体经济资产进行主动配置。换言之,险资从投机性股票收购套利和房地产非标产品领域退出,不仅仅是险资“涅槃重生”的要求,也是各省在资金供给侧领域难得的好机遇。针对险资对投资风险控制要求高的特点,省域经济必须要巧用金融杠杆,构建诸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金等经济转型升级投资标的,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结构化产品设计吸引险资,实现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双赢。(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就职于英国路透集团、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法国外贸银行集团巴黎总部。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国际宏观经济、国际化背景下的新兴市场发展模式等。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