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国资划转社保基金需社保制度改革同步推进

2017年11月21日 11:0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国资划转需要社保制度改革同步推进

  国务院11月18日发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决定从2017年开始,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省份试点,统一划转企业国有股权的10%充实社保基金。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究竟有何影响?对于少量涉及的上市企业,又应如何划转?而今的养老基金缺口根在何处?

  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是近年来公众关注的话题。将部分国有资本划转到社保基金名下,并不是简单的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而是让国有企业的发展成果成为全民的福祉。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有企业面临很大压力。但从结果来看,国企较为顺利地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为此次的资本划转创造了较好条件。

  不过,将国有资本划转到社保基金,只是应对可能出现的社保基金缺口的一种方式。维护社保基金的健康与安全,可能比划转更为重要。因为,一旦社保基金的使用到了需要变现国有资本的时候,说明社保基金安全已出现严重问题。

  如何才能使社保基金平稳有序运行,较好地适应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让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公众之所以对社会保障工作担忧,根本原因,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没有跟得上经济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此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时,多数地方只关注国企改革的速度,而非社保制度的改革,在将国企员工社会化,却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社保基金压力。因此,在解决员工国企身份的同时,表面上是缴纳了社保基金,实质留下了巨大缺口,很多地方更是通过社保部门挂账处理。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具有长期价值的土地等有效资源,都通过改革被低价转让给了企业受让者,而员工的社保等则只缴纳到买断工龄或提前退休的时刻,剩下的需要由员工自己缴纳。转入到新企业的员工,也往往因为受让者的原因,没有能够足额缴纳员工社会基金,因此,造成了很大缺口。这些缺口,最终都需要政府来解决。某种程度上,将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也是为此前国企改革买单。

  因此,在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同时,必须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譬如社保基金的全国流转、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完全接轨,以及国企改革过程中必须把土地等有效资源与社保基金挂起钩来等。如果只在社保基金的数量和规模上做文章,路会越走越窄,企业也会因社保基金缴纳比例过高而无力承受,出现恶性循环。

  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后,不允许出现大量变现国有资本的现象,且设立了3年以上锁定期。要求没错,关键在于社保基金的收支会不会出现缺口,目前的盈余能够维持多长时间?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收支矛盾?归根结底,还是要在社保制度改革上下功夫,要让社保基金能够自我调节、自我化解收支矛盾,而不是依靠外部输血。

  总体而言,国有资本划转充裕社保基金,符合国企特征和社保现实,但前提是,要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自我消化和造血功能,使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谭浩俊(财经评论人)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