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万达解困打脸西方评级机构

2018年02月02日 13: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万达解困打脸西方评级机构

  随着腾讯,苏宁,融创,京东等投资财团340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万达商业,加上海外项目的套现,万达到手的资金应该有七八十亿美元。粗略计算万达的海外债务也不过约80亿美元,不到半年运作,万达已基本可以清偿海外所有负债,难怪王健林在年会报告中说的那么有底气。外界对万达还不起海外债务的质疑,终于消停。

  回顾万达这段时间在海外的风波,可以明显看到西方评级机构对中国企业的偏见,以及西方评级体系对中国企业发展的负面作用。这次万达以惊人速度在半年内解决所有海外债务,最打脸的,还是一众西方的所谓信用评级机构。这也说明,面对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中国企业,评级机构也要虚心学习,要有前瞻性,不要只做马后跑。

  企业发债,评级机构替投资者去评核风险,本来是很合理的事情,但信用评级是要建立在全面认识之上。事实上如果分析部份评级机构的意见,不难发现其对中资企业的偏见:将仍处于高增长阶段的中资企业,与已经成熟的外资企业比较、忽略中国经济政策举措与欧美国家的差异,等同以西方标准去评价一名东方女性是否美丽,何其不公平。除了万达受累外,国家也曾被评级机构偏见对?待,中国财政部在去年9月时就批评,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如今回看过来,这些降级动作,导致万达被迫要在短时间出售部份海外资产,以符合海外银行融资条款。以标普为首的评级机构不顾万达自身经营的健康,单纯针对技术性的违约风险,这对企业来说不啻是落井下石,也徒然为投资者制造恐慌。

  回顾市场对万达财务状况的质疑,主要是始于去年国家排查民企海外投资。但首先跳出来发难的标普,可谓最不靠谱,将万达商业于去年7月大手笔出售文旅及酒店资产视作风险,声称做法有悖于企业原来策略且缺乏透明度。其实标普的逻辑可谓匪夷所思,企业套现大量现金,安全为上,竟然被视为风险因素。当时投行摩根大通已表达出与标普迥异的看法,指出评级机构评定一间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最重要是企业本身的财务资源是否充足,单单执着策略连贯性而忽略万达因为出售资产增加的财务弹性,根本只是“见树不见林”的看法。

  其实纵然万达商业已经退市,仍可概约推算出公司的财务状况:根据万达商业最后公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年报,当时公司净负债率仅69.1%,去年大手笔出售酒店及文旅资产,回笼约630亿元资金后,万达商业的净负债率只会下跌不会上升,不要说与某些地产商动辄高达数倍的净负债率相比,即使以目前全国龙头发展商平均86%的净负债水平比较,万达商业的财务状况绝对说得上是健康,甚至可说有点保守了。

  相比标普,惠誉的分析意见反而比较接近真实:惠誉指出截至2017年6月底,万达商业持有约1337亿元现金,资金完全足以应付所有贷款,只是问题在这些资金主要存在国内,受制于国家的外汇政策,难以大量汇出偿还约17亿美元(约108亿元)的海外潜在债务。

  因此,就是因为评级机构的偏见和昧于中国实际政经环境,令万达要在短期把大量资产出售。

  当然,从另一角度看,万达能在短时间内把资产以高价出售,也可以看到万达这些年的资产布局,有其高明之处,以及王健林长袖善舞发挥出的效果。就看万达去年分别卖给融创及富力的万达城及酒店资产,13个万达城在2016年的税后纯利增长接近三成至38.2亿元;酒店资产则是赚8.73亿元,增幅是惊人的58.6%。

  至于海外资产,万达过去数年的策略更是无宝不落,伦敦、悉尼及黄金海岸等项目,无一不是位于城市核心地段,以万达酒店早前出售伦敦 Nine Elms项目60%为例,买家实际支付给万达合约34亿港元,万达减了债,也套了现,帐上也赚了7亿港元。做生意本来就是做买卖,只要万达手上的资产足够优质,套现赚钱也不是难事。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