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击股市操纵看罚款更得看“疗效”

2018年05月10日 16:3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打击股市操纵看罚款更得看“疗效”

  □朱昌俊

  这可能是史上针对证券节目主持人最大的罚款。证监会日前针对个人开出了一张高达1.29亿元的罚单,而被处罚的对象是一名叫做廖英强的证券节目主持人。证监会在处罚决定中说明,“廖英强利用其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开评价、推荐股票,在推荐前使用其控制的账户组买入相关股票,并在荐股后的下午或次日集中卖出”。

  违规操纵多只股票,最终被证监会开出巨额罚单,这事儿对任何人而言恐怕都不是件啥光彩事儿。然而,廖英强在回应此事件的视频中却说:“因为这件事,我应该是打了将近一点多亿的一个广告,现在几乎廖英强的一个名字应该算是家喻户晓……”

  把巨额罚款当作了广告费,或许说明廖英强善于在危机中看到“商机”,足够乐观,但在另一方面是否也折射出,在常人看来如此高额的罚单,却依然没有让其感受到“肉痛”?所以,看待此类行政罚款的效果,还真不能只看其数额高低,关键得看当事人是否感受到了压力,看是否产生了“疗效”。至少从廖英强的反应来看,这样的处罚或许未必真能让他“金盆洗手”。对此,监管部门估计得保持继续的跟踪关注。

  不过,无论廖英强的态度如何,证监会再次向个人开出巨额罚单,所传递的治理信号很明确——那就是对于操纵股市等证券市场的违规行为,证监会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事实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就强调,“证监会的首要任务是监管,如果说还有第二任务,也是监管,第三任务还是监管”。从这一态度中,不难窥见证监会打击股市违规操作行为的决心。

  这次廖英强被开出巨额罚单,只是因为其主持人身份而更受关注,此前类似的针对个人的罚单并非没有。譬如去年7月,有着“最牛散户”之称的徐留胜就因利用资金优势采用连续交易、大额封涨停、抬拉股价等方式操纵30多只股票等行为,遭证监会罚没1.1亿元。而具知名度的,便是前不久赵薇夫妇因为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罚并被禁入股市5年。

  从徐留胜到赵薇夫妇,再到这次的廖英强,巨额行政罚单的屡屡出现,在传递监管部门治理决心的同时,也让人看到,当前股市中的违规操作主体,从散户到资本方再到廖英强这样的证券节目主持人,可谓“五花八门”,这一方面说明监管层面对于股市违规操作的发生率不能低估,当继续坚持露头就打;另一方面,违规操作主体的多元化,也启示相关监管制度和法规,得及时完善,压缩投机者钻空子的机会。

  事实上,像廖英强这类证券节目主持人,利用微博、博客公开评价、推荐股票,对普通股民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但也因为是通过间接的影响力来忽悠股民,有别于其他一般的资本操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打擦边球的嫌疑,并且往往在造成比较明显的后果时才能被界定,所以对监管效率与监管手段的创新不啻是个考验。正如此前有专家建议的,在保持打击“高压”态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尤其是改变违法收益和违法成本失衡的现状,让行政处罚与司法更好对接,就显得很有必要。比如,在不少投机者被罚款后,摆在不少被骗股民面前的问题是,他们能否通过司法渠道讨回自己的公道?

  卖前先唱多,忽悠股民买单,这既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不当“收割”,也干扰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像廖英强这样的投机者被罚,一点都不冤。同时,借助对个案的处理,尽快建立更完善的监管体系,打消证券市场投机者的侥幸心理很有必要。当然,投机者有市场,也启示股民也要多一点理性,别随便被忽悠。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