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科创板方案揭开面纱引热议:科创板是一场及时雨

2019年03月05日 15:02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科创板方案揭开面纱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深度聚焦】“科创板是一场及时雨”

  “科创板的设立和发行制度的确立,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前期因为不能盈利而无法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问题”“科创板的推出有利于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利于资本市场生态健康发展”“科创板是一场及时雨”……

  两会上,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来自企业界和金融领域的多位代表委员向记者表达了对科创板的期待,认为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将进一步助推企业科技创新,并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投资价值取向的新投资理念。

  金融+科技带来新期待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创型企业涌现和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融资需求量也显著增加。但在资本市场上,来自科创企业的新需求还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新供给。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上,科创型企业的整体挂牌率占比低。而刚刚揭开面纱的科创板方案,让代表委员们对金融+科技产生了新的期待。

  “金融+科技将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代表这样形容科创板的作用,“这次科创板在上海落地,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是一次获得金融改革红利的机会。它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融资的渠道,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之外补充设立科创板,充分体现出国家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马珺委员认为,科创板将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引擎,也将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一环。

  采访中,有来自企业的代表委员更直接地表达了他们对科创板的期待。“科创板是一场及时雨。公司有意愿抓住这一机遇,考虑申请科创板上市。”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立忠代表告诉记者,科创板的推出,有利于形成创新型企业在一级市场获得风险投资、资本在二级市场顺利退出的良性循环。

  “创新和金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使得科技这一生产力要素在未来的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淋漓尽致的作用。”戴立忠代表说。

  对科创板抱有巨大期待的,不仅仅是科创企业。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会生委员对记者表示:“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我们肩负服务国家战略、为新兴产业做导向的使命。科创板的推出,为我们发掘优质科创企业提供了新舞台。”

  灵活+包容解决老问题

  具体到科技创新型企业,樊芸代表表示,因为科技企业有自己的特点,其发展起步时间比较长,资金需求也比较大,“如果没有资产做抵押的话,都是一些技术和秘诀,比较难到银行去质押,难以获得金融的支持”。

  马珺委员也表示,由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不成熟、不稳定等特点,科创资金投入风险较大,而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更多地具有风险规避的特征,企业在向银行借贷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这就造成了创新型企业融资的“真空”地带。

  在资本市场上,科创型企业又往往因为处在创业前期尚不能盈利,而无法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无法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

  刚刚出炉的科创板方案,在规则设计上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

  “与主板上市不同,科创板上市规则设置多套标准,对于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有所放宽,并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允许部分企业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等情形出现。”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代表说,科创板将企业上市重点从原来的现有企业规模转移到指引未来的核心技术突破,为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更具包容性的融资环境和资本形成机制。”

  樊芸代表认为,科创板在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也将连锁影响企业的间接融资。“如果在资本市场直接获得融资,它在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时候,银行方面的利息也会相应降低、审批环节也会更少一些。”

  “更重要的是,科创企业能在资本市场获得直接的回报。”樊芸代表表示,如果企业的技术能吸引投资者的话,资本市场上获得的回报能够让科研人员更专心于研发技术以及对技术进行持续的投入和不断的创新。”

  优化金融供给,更好服务科创企业

  实际上,自科创板设立的消息传出以来,其每一步进展都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资本市场重大的增量改革,科创板被认为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发令枪。

  扩大直接融资是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选项。那么,如何优化金融供给、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呢?

  马珺委员希望,通过金融资源的整合,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投资公司、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应主动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满足产业升级过程中产生的金融需求。”

  同时,马珺委员表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必须拓展贷款的筛选能力、加强完善金融产品服务能力、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改善风控能力、提升金融监管水平。“把实体产业的规律和金融独特的规律结合起来,从而使得风险与收益相互匹配、相互适应,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张近东代表建议,要发挥好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让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让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本报记者 北梦原 余嘉熙 陈俊宇 杨召奎

【编辑:房家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