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贷款无钱可贷 银行外汇资金触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金融频道
    美元贷款无钱可贷 银行外汇资金触底
2010年06月02日 13:4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持续一年多的高速增长后,外汇贷款终于遭遇资金瓶颈。

  南都记者从多方采访发现,由于4月银行的境内外汇存款减少,金融机构在境外可调回的资金也越来越少,目前银行的外汇资金“捉襟见肘”,多家银行已面临无外汇可贷的局面。“目前银行除了留一些美元在货币市场外,已经没有外汇可以做贷款了。”一位股份制银行的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说。

  由于外汇贷款并不纳入人民币信贷规模管制,自2009年来外汇贷款出现爆炸式增长,截至4月底,银行业外汇存贷比已高达202%。

  银行自有外汇资金基本用尽

  建设银行某分行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美元头寸已经基本没有,以人民币质押来进行美元贷款的套利空间消失。“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自去年以来外汇贷款高速增长,而境内银行的外汇资金来源受限,目前银行除了留一些美元在货币市场,已经没有多少钱可以做贷款了,除非之前贷款有到期。”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由于外汇贷款并不纳入人民币信贷规模管制,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走高以及美元贷款的低利率,企业通过人民币质押来进行美元贷款存在一定套利机会,因此外贸型企业对外汇贷款的需求非常强烈。数据显示,2009年金融机构全年新增外汇贷款1362亿美元,年末余额达到3799亿美元,同比增长56%,远高于同期人民币贷款的增速;今年前三个月增势不减,新增外汇贷款分别为94亿美元、97亿美元和101亿美元。

  而与之相对应的,银行的外汇存款却面临较大压力。2009年全年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仅增长了162亿美元。据了解,为了增加外汇存款,四大国有银行早在去年9月份就上调了外汇存款利率,各家中小银行此后纷纷跟进,但这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据央行统计,今年前三个月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仅增长47亿美元,4月份更是在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减少90亿美元。

  此外,金融机构在境外可动用或可变现的资金也日益有限。国家外管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09年金融机构发放的外汇贷款中,银行境外资金调入额在其中占比超过7成。据外管局统计,2009年银行部门境外资金净流入784亿美元,占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顺差的74%,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54%。

  “因为境外债券流动性比较好,而贷款流动性差,银行才会卖掉境外的债权把资金用于贷款,这部分资金也越来越少了。”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监管严格,贷款规模受限

  “如果企业做了外汇贷款然后结汇进行套利,或者企业本来要购汇对外支付但通过贷款支付,都会造成央行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进一步增多。”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因此,为了避免相关风险,近期监管部门开始有意控制外汇贷款的增加。”

  “除了人民币贷款,外汇贷款可能也已经被纳入信贷窗口指导”,一家证券公司的银行业研究员对记者说。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曾对媒体表示,目前部分银行总行已经对分行下达通知,要求收紧外汇贷款,对外汇贷款规模也有严格要求。

  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4月份外汇贷款明显降温。央行数据显示,4月份外汇贷款仅增加52亿美元,较3月份少增49亿美元,较前三月平均增长量下降近一半;4月末外汇贷款余额为4134亿美元,同比增加70.32%,增幅较3月回落近3个百分点。

  另外,国家外汇管理局于4月29日决定,将2010年度境内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总规模压缩至324亿美元,较2009年指标规模调减1.5%,而2009年外管局曾调增当年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12%至329亿美元。

  外汇贷款资源仍将持续短缺

  “只要存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元贷款利率还保持低位,企业都愿意借美元。之前国有银行的头寸一直较为充裕,现在也同样面临美元贷款头寸紧缺的问题。”工商银行一位分行人士称。

  “目前银行间货币市场的美元拆借利率大致在LIBO R(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上加100-200个点,曾经有一段时间要加400-500个点,各家银行的美元头寸都不充裕,外汇贷款资源仍将继续短缺。”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4月底,银行 业 的 外 汇 存 贷 比 已 经 高 达202%。而银行在计算存贷比的时候也要将外汇贷款计算在内,目前多家银行的存贷比超过75%的监管限制,银监会给出的达标宽限期将在6月底结束。因此,迫于存贷比压力,银行也会主动控制外汇贷款。 (胡静)

参与互动(0)
【编辑:李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