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变“千万负翁” 民工非法吸收存款获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千万富翁变“千万负翁” 民工非法吸收存款获刑

2010年07月15日 12:3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物质时代,人人都在谋求自身发展,希望过上富裕快乐的生活。可是,很多人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却迷失方向,最终追悔莫及。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民,外出打工学得一手好木艺,捞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回家服务乡亲,并开设公司,成为企业老总。通过5年打造,公司规模逐渐壮大,附近农民认为他是千万富翁,都以他为学习榜样。

  不料,一夜之间,他却带上家人潜逃后杳无音讯。原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万负翁”,为避债而出逃。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发现,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58万余元,受害群众包括农民、工人、国家工作人员等多达45人,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经重庆市开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近日,重庆市开县人民法院对原重庆市原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幸天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2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

  贫困县里的农民工

  重庆市开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全国闻名的移民大县、农业大县、资源大县、贫困大县。1963年,幸天展出生在贫瘠的开县竹溪镇一偏远农村,后来一直在农村长大。由于家境贫寒,幸天展小学毕业后就随打工族远离家乡。

  幸天展头脑聪明,手脚麻利,在打工时很快学得一手好木艺。因为吃苦耐劳,幸天展挣下一些积蓄。后来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终于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8年,幸天展从外地回到开县,听说开县属于三峡工程移民搬迁重点县,开县县城将于2005前整体搬迁,全县移民人口二十余万。幸天展想到开县本身坐拥150多万人口,看着到处大兴土木工程,于是决定留在家乡发展。

  幸天展先是留在农村老家干老本行,专门给人做门窗,生意倒也不错。后来看见做防盗门很赚钱,于是就开始兼做一些门窗和防盗网之类的零星散活儿。

  由于幸天展的手艺过硬,本镇到处都是熟人,市场需求量也大,幸天展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每天都忙不过来,经常忙到深夜。

  幸天展也认为:“干事重在吃苦耐劳,勤劳致富是一句永恒的真理。”

  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

  幸天展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经过多年摸索,隐约感到开县门业潜在巨大商机,于是盘算如何将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

  幸天展经过仔细调查走访,结合工作实践,发现开县移民迁建需要大量防盗门,于是决定成立重庆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幸天展在本镇交通便利的竹溪镇以每年3100元的价格租用了2亩多土地,建造厂房,迅速成立重庆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业务主要是生产、销售、安装防盗门。幸天展将自己的名字写进公司名称,并将自己生产的防盗门取名为“天展门业”,寓意着自己和公司在上天赐予的移民机会下,一定会展现宏图,越来越发达。公司成立以后,幸天展一直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起初,公司规模不大,聘请的工人只有5名,但这也意味着幸天展从一个普通农民变为了企业老总。幸天展在辛勤工作之余,常常看着自己修建的一排排整齐厂房,听见车间里不时传来嘎吱嘎吱的轰鸣声,脸上露出笑容。

  经过精心运作,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好。幸天展也因此成为开县私营企业界响当当的人物。

  村民眼中的千万富翁

  据知情人士透露,2004年,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初,公司除去会计、生产厂长、销售员、驾驶员、出纳外,真正从事生产的工人并不多。但由于从四川省成都市聘请的专业师傅和技术人员,公司销售额有好几十万元。

  2005年,幸天展扩大生产经营,共招聘25名工人,生产防盗门3000多套,销售额300余万元。

  2006年,幸天展继续扩大生产经营,将职工增加到32人,生产防盗门4000多套,销售额有300万元。

  2007年,幸天展以12000元的价格租用700平方米土地,扩大一条生产线,工人增至55人,生产防盗门10000套,套装门3000套,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2008年,幸天展继续扩大生产,将工人增至70人,年产钢质门12000套,套装门300套,销售额大约800万元。

  据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基地附近的村民介绍,幸天展开办公司生产的防盗门和套装门不愁销路,几乎每天都有送货或进材料的车辆出入厂房。这里生产的系列门起初仅在开县销售,后来远销至重庆、湖北、云南、广东等地。

  由于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直不停壮大,企业蒸蒸日上,累计销售额远远超过1000万元,老板幸天展被当地村民看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千万富翁。幸天展经营的企业先后被有关单位评为“消费者信用得过企业”、“突出贡献奖”,成为国贫县下创业者学习的楷模。

  原来是个“千万负翁”

  2009年7月12日,幸天展突然带上家人逃离开县,杳无音讯,导致公司暂时停业。有群众向公安机关反映这一情况,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同年8月16日,幸天展潜回开县,两天后被开县公安局民警抓获。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原来幸天展是为了逃避追债才出逃的,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千万负翁”。

  早在2004年,幸天展成立天展门业有限责任公司时需要注册资金40万元,幸天展自己只有10多万元,向私人借了20多万元。

  后来幸天展以公司购买材料资金周转不灵为由,多次向周围群众借钱。起初幸天展是向亲戚朋友借钱,后来就向熟人或者通过熟人介绍向更多的人借钱。同时,幸天展还向银行借钱。

  最后,幸天展很难借到钱时,他便去借高利贷。

  2008年夏天,幸天展通过朋友向某高利贷公司借了25万元,讲成1角的月息,领取现金时先扣25000元利息,实际领走225000元,以后按月支付25000元利息,直到2009年4月30日才还完。

  后来,幸天展在没有钱用时,常常用借高利贷的方式化解眼前的经济危机,月息大约在1角或1角5不等,结果利息越滚越多。幸天展说:“我大约借过350万元高利贷,利息和罚金就给了200万元。”

  据幸天展介绍,公司从成立之日起表面上赚钱,其实一直都在亏损。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债台一直都在不断高筑。2004年,公司亏损后负债100万元;2005年公司亏损后负债180万元;2006年公司亏损后负债270万元;2008年公司亏损后负债达700余万元;至2009年8月份,公司欠私人债务688.5万元、欠银行贷款248万元、欠原材料款25.5万元、欠工人工资17万余元,不算尚未支付的利息,总共欠债979万元。算上各类利息,公司欠款已经接近千万元大关。

  非法吸存二百余万

  是什么原因导致幸天展的公司每年销售额递增却不断债台高筑呢?

  据了解,幸天展通常以8厘至2分的月息不断向普通群众吸收存款。幸天展坦白:“自己借款的利息往往高于银行同期存款的利息,让借款人觉得有利可图。这几年向普通群众借款后支付的利息就有上百万元,但大部分借款的本金都没有还。”

  幸天展说:“起初借钱还比较容易,后来欠债多了,借钱就比较难了,最后,只要能够借到钱,我就想办法去借!”

  2008年4月1日,幸天展向毛自相借钱时说:“你把钱借给我扩建厂房,等我建好了聘请你去当厂长!”毛自相觉得幸天展为人耿直,这事有利可图,就爽快地借给他16万元。可是,厂房修好以后,幸天展一直没有请毛自相去当厂长。毛自相每次找幸天展提及此事时,幸天展总是说再等几天。

  有的农民为了获得高额小利,竟主动将钱存给幸天展。2007年,同镇的一个老农民听说幸天展那里存款利息高,竟把儿子在外务工的死亡赔偿金10万元借给幸天展,希望以后养老有保障,结果得到的只是按月支付的少量利息,本金分文未还。

  幸天展虽然欠下高额借款,但生产经营开支丝毫没有减小。2007年,幸天展按揭购买一辆轿车,首付10万,以后每月按揭支付2000元。2008年10月,幸天展又首付5万元,按揭一辆轿车,每月支付按揭款3500元。

  经开县人民检察院审查查明,2004年4月至2009年5月期间,幸天展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公司缺周转资金为由,先后在开县竹溪镇、临江镇、汉丰镇等地,向不特定的45人吸收资金2581430元,并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至案发时绝大部分资金未归还。所涉受害人包括农民,工人、教师、国家公务人员等。

  办案人语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这种犯罪涉案金额巨大,受害人员范围广,给公民和法人以及其他组织造成巨额财产损失,严重破坏金融市场秩序,甚至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据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近年来政法机关重点打击的经济犯罪之一。仅2007年以来,二分院辖区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的13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涉案人员,全部获得有罪判决,涉案金额有三千多万元,受害群众多达数百人。

  这名负责人表示,银行有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向群众宣传国家金融法规和信贷政策,教育群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非法吸资活动;司法机关应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发挥刑法的威慑力;处理时要尽量保护受害人的利益,避免激化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本报记者 徐伟 本报通讯员 付泽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