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家族式犯罪成北京商标侵权案新特点

2011年06月09日 1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于立霄)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在受理的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侵犯商标类犯罪占97%以上,而侵犯大陆知名品牌的案件数量已超过国际品牌,占总数的五成以上,涉及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知名品牌茅台、五粮液、中华、玉溪等。家族式共同犯罪成为新特点,这些家族犯罪团伙侵犯的目标多为大陆知名品牌。

  这是在9日举行的“加强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保障十二五规划实施”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透露的。

  据海淀区检察院对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分子户籍地统计显示,近8年来,在486名涉案嫌犯中,有41名来自浙江省慈溪市,占浙江省犯罪嫌疑人的60.3%。在涉案嫌犯总数中,浙江省名列全国第一,其次是河南省、安徽省、河北省、广东省。

  据介绍,检察院在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发现,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入行门槛较低,且利润巨大,来自同一地区的老乡之间相互传授经验,制假售假的“致富模式”成为没有其他生存技能的进城务工人员最便捷的选择。

  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华透露,由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都是市场经营行为,制假分工、进货渠道、销假对象,以及售假分赃等,都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家族式共同犯罪现象成为新特点。

  在制假售假中,涉案人员往往是由家族中的一名主要成员提议或主要负责,而其他家族成员进行分工,违法收益一般转化成家庭生活消费共同来源。此类犯罪一旦被查获,所有家族成员都面临严苛的刑罚。

  李华说,如果犯罪收入是一个家族的主要来源,那么,其他家庭成员面临生计困难时,极其容易引发恶性循环,使其家族中的其他成员走上“售假二代”之路。

  北京发生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中,犯罪分子进货渠道大部分来自于广东、浙江、福建等生产活跃地区。由于产销分离,本地司法机关只能对销售领域的犯罪实施打击,却不能有效打击上游犯罪,导致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持续高发。

  李华表示,当前,知识产权犯罪显现出“南产北销”的格局,知识产权犯罪产、运、销各个环节多在异地分别进行。这就要求司法部门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必须突破地域限制,联合行动,以彻底摧毁整个犯罪体系。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