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7月上半月中央部委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图)

2011年07月18日 14:0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7月上半月中央部委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400多家境内外报刊的新闻报道和评论、100多家新闻网站的报道和评论、8家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约30家论坛/BBS、400余名网络“意见领袖”博客,以及微博客、播客网站等载体中,梳理出了2011年7月上半月的网络舆情热度最高的10个中央部委,并按照其关舆情热点事件的传统媒体报道量、境外传统媒体报道量、网络媒体转载量、网络论坛主帖数、博客博文数、微博客条数六个维度统计汇总出每一事件的舆论关注度,并以此评估相关部委在7月上半月的总体舆情热度。

  本次进入中央部委网络舆情热点事件排行榜的10个机构及其热度具体如下:

  说明:本表将传统媒体报道量、境外传统媒体报道量、网络媒体转载量、网络论坛主帖数、博客文章数量、微博客条数六项指标数据作加权统计后得到热度评分,并依据评分得出蓝、黄、橙、红四个级别的热度等级,热度相应由低到高。

  各指标数据统计时间范围为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15日。各项指标所占权重指数为:境内传统媒体报道量20%、境外传统媒体报道量5%、网络媒体转载量15%、网络论坛主贴数20%、博客博文数15%、微博客条数25%。

  事件概述及点评

  铁道部:回应京沪高铁相关质疑

  万众瞩目的京沪高铁自开通之初就遭遇部分日本媒体“盗版”日本新干线的质疑,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随后回应称日媒这一说法“有点大言不惭了”,“新干线与京沪高铁完全不在一个相提并论的层次上”。然而作出此回应后不久,自7月10日至13日短短4天时间里,京沪高铁连续发生3次因故障影响正常运营的事件, 多次出现列车停车、晚点或取消的状况。对此,王勇平14日再次通过媒体“向大家真诚致歉”,称“近几天连续发生故障,影响列车正常运行,耽误了很多旅客的时间”,并表示,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主要是设备处于磨合期,出现了一些故障,虽然不影响安全,但对运行秩序影响较大。”“铁路部门正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走出京沪高铁开通后故障相对集中期,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我们”。

  点评:

  某种程度上,高铁问题已成为继“春运”之后又一个屡次将铁道部推上舆论风口浪尖的敏感议题。故障频发不仅使京沪高铁开通前期种种关于舒适性、安全性、时间有保障的宣传黯然失色,也似乎验证了舆论此前对京沪高铁安全性的种种质疑,更使得一直表现得信心满满的铁道部陷入尴尬境地。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此次及时出面道歉、解释、争取支持,一定程度上赢得了谅解,缓和了起初一面倒的批评之声。奈何公众对铁道部此前各种问题积怨已久,此次京沪高铁事故无疑又是一次重大打击,铁道部要重塑公信,还需要更多“给力”的作为。正如有网友所说,“希望道歉不要停留在嘴上,尽快度过磨合期才是关键。”

  国家审计署:公布地方债账单,公布迄今中央单位最详“三公”经费

  6月27日,审计署发布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引发关注。有舆论认为公告的债务数据可能存在低估和遗漏。对此,7月11日,审计署新闻发言人陈尘肇回应称:这次发布的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数据有据可查,真实可靠,不存在个别机构和个人毫无依据、凭空推测出的所谓“低估”或“遗漏”的问题。我国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完全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并没有超出偿债能力。

  7月11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其“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成为继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科院后第6个公布“三公”经费的中央部门,也是公布内容最详尽的部门。如对“因公出国”花费,除了617万的总数,还开列了“69团组368人次”的详情。在“公车”经费方面,数据详尽精确:车辆购置支出115万元,新购轿车2辆(每辆25万元)、小型客车1辆(每辆27万元)、越野车1辆(每辆38万元)。车辆运行维护支出1114.65万元,来自审计署及18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的206辆公车,平均车运行维护费5.41万元等。

  点评:

  公开“三公”支出经费,作为国务院对各中央部委的一项要求,也许在公众监督下最终能够得以全部实现,但公布时间、内容的差异,无疑显示出各部委态度有别。审计署此次对于公开“三公”经费问题的处理在已公布的中央部委中“独领风骚”,赢得一片掌声,对于其公众形象提升发挥重要作用。舆论认为,审计署公布的“三公经费”,相比其他一些部委“粗枝大叶”、“藏着掖着”、“讳莫如深”,让人眼前一亮。当然,更详尽的公开也意味着更直接的审视与压力,审计署也承受了不少对其种种支出是否合理的质疑。

  而对于地方债务数据未被低估的回应,其积极态度、明确立场值得肯定,但并未完全平息公众疑问,舆论认为其结论缺乏具体可见的证据支持。

  财政部:纳税人数从8400万减至2400万

  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随后,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表示,个税法修改后,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经过调整,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此言一出,舆论哗然,网络上一条信息广为流传:“这就意味着有约6000万人不需要缴纳个税,只剩下约2400万人继续缴税。财政部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中国只有8400万人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二是中国只有2400万人的月薪在3500元以上。全国还有13亿的人月薪在2000元以下。”面对舆论质疑,国税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刘佐日前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3500元是指按照法定规定扣除“三险一金”之后的收入,据此逆推应该是月薪收入4545元以下的人不用缴纳个税。

  点评:

  此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可谓一波三折,最终以3500元启程点“尘埃落定”,而围绕起征点调整的“众声喧哗”,也成为考察民意走向的重要契机。财政部此次公布的虽然是简单的数字变化,但公众却做出了多种解读,甚至推导出“月薪3500元以上的人全国只有2400万”的结论。而专业人士随后出面解释,“月薪在4545元以下的工薪阶层都不用缴个税”,澄清了部分公众的误解。但对这一风波背后隐藏的多种社会情绪,如对贫富差距过大、对工薪阶层收入水平的不满,不应忽视。

  国家统计局:提前公布上半年度经济数据

  7月7日,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发布的及时性,尽可能缩短数据生产到发布的时间,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主要统计数据的需求,尽可能地减少统计数据发布前被泄露的风险,从今年7月起调整统计数据发布方式,并提前2至3天发布数据。此外,国家统计局将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加强统计数据解读力度;必要时,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加强沟通交流。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

  点评:

  国家统计局此次主动调整经济数据发布时间,被视为对此前尴尬的数据泄密事件的又一积极应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统计局频频遭遇公信力危机,舆论质疑其发布的某些数据缺少可信性,统计方法僵化陈旧,特别是对宏观经济背景下普通大众的生活状况,缺乏应有的反映。在此情况下,统计局无疑需要更主动:面对焦点议题,更多主动调整;面对舆论质疑,更多主动沟通。统计局“将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种新媒体,加强统计数据解读力度;必要时,召开新闻媒体通气会,加强沟通交流”的表态,值得期待。

  农业部:应对猪肉价格上涨

  2011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6.4%,创三年新高,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7.1%,影响CPI上涨约1.37个百分点,即猪肉价格对CPI贡献超过20%。根据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7月4日的最新价格,猪肉均价达到了24.95元/公斤,创下了近3年以来猪肉价格的最高纪录。农业部对此提出,将采取六项措施发展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为猪肉价格长期稳定奠定基础。

  点评:

  此番猪肉价格大涨,不仅对CPI造成重要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普通民众的生活感受。对此,国家总理温家宝十天内三问猪肉价格,包括农业部在内的多个部门相继宣布,将出台针对生猪生产的扶持与保障政策,其应对较为迅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众信心。但是猪肉价格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环,生猪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只是问题的表象,民众对猪肉价格上涨的敏感,更多根源于当下普遍的通胀态势,要彻底缓解民众担忧情绪并不容易。

  民政部:就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公开征求意见

  7月8日,民政部发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表示,未来5年,民政部将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完善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及时发布慈善数据,定期发布慈善事业发展报告。建立和完善以慈善业务年审为主要手段的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对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鼓励开展慈善公开日、利用互联网动态披露捐赠信息、捐赠人参与项目活动、聘请社会监督员、设立重大慈善项目巡视员等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及时性与效率,更好地落实捐赠人、受益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点评:

  自今年6月起,“郭美美炫富事件”持续发酵,令中国红十字总会、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深陷舆论漩涡,遭遇前所未有的公信力危机,也直接殃及我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政部此时发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涉及公众关心的多个关键问题,事实上构成了对汹涌民意的有效响应,必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公众对于我国慈善事业管理体制的质疑其实由来已久,对慈善工作效率和信息透明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相关管理部门惟有更积极、更高效响应民意脉动,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转机。

  国土资源部:对外公布首轮土地问责结果

  国土资源部、监察部7月7日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公布首次土地问责结果,一批市县政府负责人将因违法违规用地被追究责任。结果显示:73个市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给予纪律处分,24个市县政府负责人被给予组织处理。另外,由于工作不利,共有29个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受到纪律处分。

  点评:

  舆论注意到,国土资源部、监察部首次土地问责结果,“只打苍蝇,不打老虎”,所涉地方官员大都为三、四线城市及城区,最重处罚仅为降级处分。因此,此问责结果一经公布,“层级过低”,“处罚过轻”的质疑不断。有媒体评论称,“温柔问责,是我们更大的灾难”,土地违法应该依法惩处,而不能用“政纪党纪或者行政处分”代替。针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7月8日国土资源部作了回应,称“没有被撤职并不意味着问责不到位,主要原因是还没有到该撤职的程度”,而问责“迟到”系因首次覆盖全国。国土资源部及时回应质疑值得肯定,但这一回应难以平息公众对其工作结果的不满,此间原因不言自明,国土资源部仍需深入思考如何提高自身公信力。

  国家质检总局: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奥的斯513MPE型号自动扶梯

  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发生电扶梯倒行事故,造成一名13岁男童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7月7日晚,北京市政府召开4号线扶梯事故通报会,市质监局副局长张巨明表示,经初步判定,发生故障的奥的斯513MPE型号扶梯存在设计制造缺陷。国家质检总局就此专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自动扶梯的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奥的斯513MPE型号自动扶梯,联系电梯制造厂家及维护保养单位对该型号自动扶梯开展全面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通知同时要求全国各地的质监部门要督促地铁、机场、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自动扶梯的使用单位,立即对所使用的自动扶梯开展全面排查。

  点评:

  公共安全无小事。北京、深圳等地近期发生的电梯事故,使得电梯成为又一个令公众忧心的安全“杀手”。国家质检总局对于此次电梯安全问题的应对,态度积极明确,行动也颇为迅速果断,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众的担忧情绪。然而这一切的“亡羊补牢”,注定无法逃脱舆论“出事之前干什么去了”的质疑。因缺陷产品肇事受到指责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此前缺位的政府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表示中国能容忍经济转型中一定程度通胀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7月8日在一论坛上表示,中国能够容忍经济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定程度的通胀。他表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受翘尾因素影响推高,而在通胀的控制上,货币政策需要时间显现效果。周小川称,中国的计划经济已令很多价格被扭曲,而中国仍在纠正这些价格的过程之中,包括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会放开特定价格,引发额外的通胀,中国央行已准备好"容纳"这部分通胀”,周小川指出,这也是中国央行不采用通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原因。

  点评:

  随着近期CPI持续高企、屡创新高,通胀问题已超越专业层面,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中心话题。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此番表态必然引发舆论猜测,“中国能否容忍通胀”也由此成为一大辩题,使得众多网友在博客、微博展开激辩。甚至有网友激动地质问,这一表态是否暗示政府对抑制通胀已无能为力?必须指出,当前的通胀话题,不仅仅是各派专家见解不一的经济问题,更是事关每一个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对于一举一动都对攸关经济大局的央行、一言一行都被高度解读的央行官员,如何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

  工信部:原总工程师苏金生严重违纪被“双开”

  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负责人7月7日证实,工信部原总工程师苏金生因收受贿赂,生活腐化堕落,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收缴违纪所得,并移送司法机关。

  今年3月24日,工信部网站挂出声明称,苏金生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4月29日,工信部宣布免去苏金生总工程师职务。

  根据工信部公开的简历,2000年4月,苏金生出任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局长,并于2008年7月任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局长;2009年4月出任工信部总工程师。

  点评:

  高官贪腐一直是公众心中永远的“痛点”,工信部原总工程师苏金生严重违纪被“双开”成为又一最新例证。公众对此依然表现出矛盾心态:一方面拍手称快,另一方面忧虑还有多少这样的贪官依然逍遥自在?而受此牵连的工信部也未能幸免于舆论指责。对苏金生落马原因的猜测再次诱发公众由来已久的对电信行业的强烈不满,工信部曾大力推动的“绿坝”此时亦被再次忆及,引发新一轮冷嘲热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