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记者访聂树斌和王朝之母 读大爱母亲数载"伸冤"路

2011年09月26日 09:22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位母亲张焕枝、杨惠贤,两个女人、两位母亲,一位身在农村,一位身居城市,命运本无交集。但当儿子遇到不测时,她们走上了同一条为儿“伸冤”的路。

  案情本身的对与错,归根结底,终须由司法作断,我们无从评判。但两位母亲的抉择,无疑是天下母爱的缩影。她们所遭遇的,或许也正是中国正在经历的阵痛。这就是为什么,她们的痛楚,会让我们痛。

  两位母亲永不回家的儿子

  如发展中的很多中国城市一样,工程遍地的石家庄,天空灰蒙蒙的。一抹翠绿,点缀在城市的西边,那里是绵延的大山。我们到那里寻访另一位母亲,一位与杨惠贤有着同样心病的母亲。

  她叫张焕枝。当汽车拐下平坦的公路,穿过一条藏在玉米地间的小路,张焕枝已经在村中那棵大槐树下等候了。她说,这是一棵300多年的树,“知道很多事”。

  满目都是青纱帐,张焕枝想忘却忘不掉,“那时候,玉米就这么高”。

  那是1994年9月23日,张焕枝的儿子在下班途中,突然被警察抓走,起因正是发生在附近玉米地的一起强奸杀人案。

  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有回家。这是2011年9月20日,当年五十出头的张焕枝转眼已经67岁,而她的儿子,生命已经永远定格在20岁。1995年,他被执行枪决。

  在这个不足1000人的山村———鹿泉市下聂庄,张焕枝看上去跟同龄的老太太并无任何不同,但她无从贪恋别人颐养天年的时光。

  “儿子没了,老头偏瘫,种地家务都得我来干。”家里两亩田地,夏收小麦,秋收玉米,这是老两口一年的口粮。很多农活,已不适合这个年纪的老人操作。何况,这是一个每月要靠200块钱药物维持健康的老太太。

  照片上的儿子,依旧是青涩的少年,穿一件蓝色背心,双腿跨在自行车上,腼腆地笑着。

  那是17年前,儿子刚刚在工厂上班。一辆自行车在单位和家之间穿梭,生计的改善就如同下聂庄到石家庄市中心20公里的距离,近在咫尺。

  但儿子的突然涉案彻底粉碎了这一梦想。1994年9月23日,他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次年4月25日,河北省高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他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强奸妇女罪判处他有期徒刑十五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判决。

  尽管母亲一万个不相信那一切是真的,现实的生活中,却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护犊者的话语。他们朴素地相信,法院判的,那能有假吗?

  儿子被行刑的1995年冬天,父亲服下了一整瓶的降压药,想“一了百了”。长一双大脚的张焕枝把老头背到了医院,急救4天。次年,老头脑溢血,再无劳动能力。

  张焕枝突然觉得,“怕是要认命”。上过初中的她再也没了读书看报的闲情,一天一天,把苦闷全部种到了地里。

  日子一晃就是十年。

  2005年4月,该案被曝“一案两凶”,落网逃犯王书金供认,此案系他所为。

  张焕枝希望又起,她要为儿子洗脱冤屈。但时至今日,这位母亲奔波于河北省高院、河北省检察院、河北省公安厅之间6年有余,没有任何结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