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法治新闻

局长电视问政直面“麻辣问题” 暗访画面让人尴尬

2011年11月24日 10:5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交通是否更畅通,黑车是否治理好,自行车道好不好用?11月22日晚,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市交委、市城管、市城建负责人端坐在电视直播间,直面媒体和群众的“考问”。在直播中,群众用“笑脸”和“哭脸”给出了不同的评价,而一些电视台暗访的画面则让各位负责人尴尬不已。

  这场由武汉市优化办和武汉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兑现承诺 优化环境——十个突出问题整改电视问政》活动源于半年前武汉市掀起的“治庸风暴”。今年5月30日,武汉市纪委、组织部、监察局、公安局等14个单位的“一把手”公开承诺对“十大突出问题”进行整改,涉及保障性住房建设、“黑的”非法营运、建筑工地“砂霸”“石霸”等问题。整改还设定了时限:“三个月见明显成效,半年有根本性好转”。

  如今半年已过,这“十大问题”根治了吗?

  镜头1:

  “打黑的”行动不彻底,局长回应遭质疑

  第一个疑问抛给了武汉市交管局政委唐昌文:“小区广场能否停车?”视频画面中,东润上城小区的业主苦于停车难问题,决定将小区门口一处广场作为停车区,没想到,从此车主成天提心吊胆,因为车子随时可能被交警贴罚单。让业主不解的是,这个广场本属于居民小区的范围。可记者在武昌区交警大队暗访时,相关交警却说:“除非小区用围墙围起来,否则就算公共道路,属于交警管辖范围。”而如何管?这位警察表示就是开罚单。  

  这个广场到底归谁管?武汉大学教授秦前红有一番点评:根据《物权法》,小区的公共空间应由业主共同管理。而且《物权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在这个案例中,明显业主的要求更合法合理。

  对此,唐昌文现场表态:首先,要迅速责成武昌交警大队上门调查清楚广场的权属问题。第二,视频中交警的说法是不对的,交管部门的管理手段绝不仅仅是开罚单,还涉及交通秩序管理的方方面面。

  针对市交委的问题同样尖锐:“打黑的”行动中,摩的、面的管不管?暗访画面显示,在一次“打黑的”集中行动中,一方面,执法人员横扫“黑的士”;另一方面,摩的、面的就在执法人员身边公然拉客。记者问:“摩的、面的谁来管?”没想到,一位执法人员竟然回答:“归谁管,你们记者去问啊!”

  市交委主任彭俊和交管局政委唐昌文立即回应了疑问,而电视台回放了2010年电视问政的画面,当时两部门的负责人也作出了类似的回答。可结果呢?11月21日刚刚录制的视频里,摩的、面的车主大大咧咧地说:“我们天天都在这里,没人管。”

  主持人不禁感叹:“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回答,同样的结果。”唐昌文接着解释道:“经过半年的整治,摩的、面的在主干道基本没有了,这项工作还要进一步抓下去。”

  镜头2:

  讨论公共自行车问题,大多代表举“哭脸”牌

  武汉市城管局长李记泽此次亮相,集中讨论的是公共自行车问题。经了解发现,在有的地方,公共自行车站点建好一年多了,却是“有站无车空欢喜。”

  李记泽当场解释,少数站点变成“裸站”,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于道路工程建设而被围栏围住或等待搬迁;二是由于地方偏远,使用效率不高而没有投放自行车;三是由于无法接电,无法运营。对于视频中提到的“桃花岛站”,他当场表态:“明天就带人去现场,如果能够解决,站点当天就可以开始运行。”

  有了自行车,市民上哪骑?武汉市城建委副主任陈跃庆回答说:“我们5月份承诺,12月底前完成22条106公里自行车道建设工作,到今年9月,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但是,在场的市民代表却大多举起了“哭脸”牌。视频中,有的市民抱怨:“自行车道太少,而且经常骑到一半就没了,我们只好随便找路骑,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有的地方,自行车道过窄,上面还竖着“分时段停车牌”,有的自行车专用道上还划有机动车停车位。

  对群众给出的“哭脸”,李记泽坦言自己“早已想到”。因为全武汉市需要2100公里的自行车道,可目前提供的自行车道只占市民需求的1/10。下一步,城建委还要通过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在新建道路中切实增加自行车专用车道。

  镜头3:

  直播现场还加入微博、热线互动

  节目最后,局长们坦诚地说:“‘十大突出问题’整改承诺目标基本实现,但离民众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还要再加大执法力度,争取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武汉市著名交通专家胡润洲应邀作为现场点评嘉宾之一,在直播结束后不禁感慨道:“很佩服我们政府职能部门敢于直面群众的勇气,通过这样的问政,我相信武汉的交通一定能越来越顺畅!”

  据悉,直播现场除了安排播放电视短片、市民表决、现场办公等环节外,还加入了微博互动、热线互动。“十个突出问题”整改电视问政接下来还将举行三场,武汉市纪委书记、公安局局长、房管局局长等部门负责人均将上台接受群众“考问”。 (记者田豆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法治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