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盘点好官堕落三种类型 部分官员被动服从潜规则

2012年07月02日 15:58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好官堕落现象剖析

  虽然党的反腐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但官员堕落的新闻却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惋惜的同时也不免发问,这些原本奉公守法、廉洁自清的好官是如何走上不归之路?是制度疏漏之错还是理想信念缺失?如何让好官不再堕落?

  案例一:

  大好局势让功臣忘乎所以,丧失是非辨别能力

  因受贿罪被判刑十三年的四川省眉山市原市委常委、原副市长余治平在悔过书写道,拒绝别人的“好意”,甚至上交贿款,不仅得罪人,还会被视为异类,认为是神经不正常、脑袋有毛病。上级领导的赞许声频频而至,四面八方的鲜花与掌声应接不暇,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的大好局势让他忘乎所以,开始以人才、功臣自居,逐渐放松了自律要求,也失去了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对企业家们以拜年名义送来的钱物都一一笑纳,把“礼尚往来”视为正常现象,在“兄弟”情谊面前放松了廉洁自律的警惕意识,廉洁意识开始土崩瓦解,最终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底线,跌入了万劫不复的犯罪深渊。

  专家点评:

  信仰动摇,理想丧失。对于每一个直接与政治活动发生联系的个体而言,信仰及与之相联系的理想是驱动其践行共识性原则,实现个人活动与集体利益有机统一的必要基础,同时也是构成每一个公共权力主体道德防线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由于有些人将市场经济的规则推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钱充斥于各领域,甚至作为一切行为的动力和轴心,社会多元化带来的复杂局面,灯红酒绿产生的诱惑力,使某些“好官”放松了自身改造,进而彻底丧失信仰。加之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为仕途造成晋升的可能性有限和动力不足,使得堕落似乎成为必然。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信念从来没有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心底深处扎下根来,才可能出现部分党员干部在拒绝“权力寻租”诱惑时倍感内外压力,而在践行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潜规则”时却心安理得的怪现象。当然,缺乏信仰的人往往对于理想持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怀疑态度,而补充进原本属于理想占据的思想空间的往往是一些与理想截然对立的急功近利的“现实主义”价值。应当讲,在社会主义社会,坚信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和为人民利益服务的理想是确保公共权力主体正确作为的核心思想基础,同时也起到整合维系政治系统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一旦这个基本点不复存在,那么可以想象到的不仅是公共权力运行过程的混乱,而且还可能导致支撑整个社会的共识信念如同多米诺骨牌般陆续倒下。

  案例二:

  奸商精心布局,突破女高官别样“物理距离”隔离带

  从副市长到大型国企董事长,正厅级女干部、广西城建投资集团董事长高平总结出独特的官场距离理论,并为自己设置了一道“物理距离”:任何人不得靠近她1.6米。这道“物理距离”所形成的“心理屏障”成了她廉洁从政的防火墙、隔离带,令一拨拨行贿者望而却步。

  然而,奸商通过精心布局,终于攻破了这位女高官的心理防线。尽管在疯狂聚财中仍然表现出严守潜规则的“气节”,但她仍然像一只被放进凉水锅中文火慢煮的青蛙,渐渐失去了跳跃腾挪的空间。2011年3月下旬,因涉嫌受贿256.5万元,高平在南宁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受审,成为广西被查处的级别最高的女贪官。

  专家点评:

  思想侵蚀,丢失防线。近年来沉滓泛起的落后思想和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毒化了部分“好官”,甚至从根本上拆除了他们的思想防线。以“家天下”为集中表现的权力私有观念在一些“官员”的潜意识中顽固存在,持有这种思想的人显然不会对公共权力主体与人民之间的鱼水关系产生任何共鸣,也根本不可能敬畏于捍卫权力运行公共性的各种内外约束机制;“官本位”的意识心理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改变着某些“好官”的官场轨迹,而当官员干部们自视为高人一等的人上人而不是公仆时,职位与职权本身就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异化,它会成为某些人掌握和运用公共权力的根本目标,并进而将那些以“官场得意”为成功标准的人引向权钱交易和花天酒地的深渊;那些信仰迷茫和价值虚无问题的部分“官员”,在进行个人道德自修自律方面严重缺失。然而,不容置疑的是,道德规划内容空洞化、形式教条化、权威效力下降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失足者援引某些由坚持原则到最终堕落的案例,作为“个人力量难以抗拒社会影响”的堂皇理由,原因也正在于此;拜金主义的盛行,使某些“官员”根据所谓的“等价交换”原则来衡量运用公共权力的价值权重,而任何与庸俗的功利追求相对的原则则会被弃若敝帚,如此一来,就难免发生公共权力运行过程的异变;作为拜金主义价值观的深层原因,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的不断冲击,也可能使公共权力主体的行为完全背离权力公共性的正道,尽情享受物欲带来的“快慰”和低格调的刺激,从而最终踏上公然无视党纪国法和人民利益的不归路。

  案例三:

  政治理想受挫,经济补偿心理作祟终致身陷囹圄

  安徽某市“落马”副市长据说在上学时连吃窝窝头都感到奢侈,直到当上县长也都没收过任何不义之财。但是官至副地级,尤其是当了政协副主席之后,他感到官已到顶,再也没什么盼头了,思想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得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起来。

  专家点评:

  心理失衡,行为扭曲。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从心理上找到说明,心理活动是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不可否认,与以往相比,我国经济社会管理事务的复杂性、系统性都空前增强,这不能不在客观上使得承担这些管理职能的“好官”,更直接地感受到手中权力与经济实利之间的微妙关系。而在社会流动和利益关系格局仍处于调整期的大环境中,这又不可避免地刺激了部分“好官”的心理,在与社会其他群体攀比后不断失衡,尤其是对于一些手握大权,却深感自身的经济条件与所付出努力“不成正比”的“好官”而言,运用公共权力换取个人“经济补偿”的可能性无疑是大大增加了。一些“好官”受到其他一些社会原因和心理的驱使,在灯红酒绿面前走上了失足的道路。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则或因失衡、或因从众心理而导致贪欲不断膨胀,催生出了心安理得享受“权力寻租成果”的侥幸心理。此外,文化结构转型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价值多元化甚至价值虚无主义,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塑造廉洁自守的公共权力作为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使部分“官员”滋生出被动服从所谓“潜规则”的从众心理,间接地导致了堕落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文章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点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 杨海蛟)

【编辑:张尚初】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