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年薪制”背后暗藏陷阱 劳动者惊呼“伤不起”

2012年12月05日 08:28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所谓“年薪制”,就是工资一年一发。发放工资的周期从一个月、一个星期变成了一年,让一些不法用人单位找到损害劳动者利益的机会,以至于欠薪、减薪、逃薪、限制辞职现象时有发生,劳动者不得不因之惊呼“伤不起”。

  欠薪的托词

  2011年12月31日,邹女士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实行“年薪制”,按月薪3000元的标准,期满一年后一次性发放。2012年5月,由于女儿突患重病,邹女士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而且已借债无门。无奈之下,只好要求公司支付此前已工作期间的工资,但被公司拒绝,理由是其工作时间远远未满一年,邹女士无权要求提前支付。

  法官释法:公司应当向邹女士支付工资。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也指出:“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公司与邹女士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期满一年后一次性发放”,明显违反了“按月”、“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的规定,公司自然无权将之作为欠薪的托词。因此,邹女士有权要求公司就工资发放作出调整,公司至少应当按每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标准向邹女士预付工资,期满时再行结算。

  减薪的借口

  截至2012年7月1日,苟女士在一家公司的工作时间已满一年。其间,苟女士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从没有迟到过一次,更没有受到过任何批评、处分。然而,满以为能拿到全额年薪的她,却被告知由于物价、房价大幅上涨,公司对其包吃包住的花费已随之增加不少,故必须按照每月200元的标准从年薪中扣减,以减少公司损失。

  法官释法:公司无权对苟女士减薪。《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3条则指出:“《规定》第15条中所称‘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苟女士未旷工、迟到早退,未曾受到过批评处分,表明其已经提供正常劳动,公司借口包吃包住花费的增加,为转嫁损失而减少其合同工资,明显属于克扣。

  逃薪的手段

  2011年8月5日,袁女士等27人分别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各自月基本工资2000元,加班工资、提成、年终奖另行计算,但所有报酬都按“年薪制”,在期满一年后一并发放。可时至2012年8月4日,袁女士等人突然发现,公司老板已欠下129万余元应付报酬逃之夭夭。而袁女士等人面对此情此景,欲哭无泪。

  法官释法:袁女士等人可以寻求公力救助。虽然仅凭个人的能力难以甚至无法找到逃薪的老板,但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来寻求公力救助。刑法第276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公司老板的行为已涉嫌犯罪。同时,袁女士等人还可以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以获取自己的应得报酬。

  限制辞职的砝码

  2012年3月8日,连女士与一家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实行“年薪制”。2012年8月1日,连女士见公司员工之间勾心斗角,尤其是对她妒忌者大有人在,自己的才华实在难于施展,遂向公司递交了书面辞呈,言明将在一个月后离职。公司基于人才难得而一再挽留,见连女士去意已决,便以其工作时间未满一年为由,拒绝发放已工作期间的工资。

  法官释法:公司无权以拒发工资作为限制连女士辞职的砝码。一方面,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连女士依此解除劳动合同是对自身法定权利的行使,公司无权拒绝,更不能以拒发工资相要挟。该法第30条还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故如果公司我行我素,连女士可依此规定维权。(颜梅生)

【编辑:陈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