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因各方意见分歧较大 广州宣布缓建白云山隧道

2013年01月23日 08:5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1月18日晚,广州市建委主任侯永铨表示,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市建委认为白云山隧道建设项目方案目前还不成熟,条件还不具备,为充分尊重各方意见,决定暂缓实施白云山隧道项目建设。

  此消息一出,有广州市民欢呼:“保住了白云山!”但也有市民忧虑,这不过是“缓兵之计”。

  市建委召开的研讨会,一边倒地支持开挖

  坐落在广州北面的白云山,是羊城市区唯一的“绿肺”。2012年10月12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透露,将开挖白云山隧道,动工时间预计在2012年年底或2013年年初。

  受影响的单位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首当其冲。

  2013年1月18日下午,广外在校内召开关于白云山隧道的学术研讨会。让广外师生预料不到的是,当天晚上,广州市建委作出了缓建的决定。

  有声音认为,这是民意的胜利。

  考察此事过程,政府部门前期工作难言到位,比如,令人意外的是,白云山隧道建设项目进度如此紧张,但具体工程方案却一直未对外公布。

  市长表态后,直到2012年11月5日,广外才收到广州市建委《关于征求白云山隧道工程方案意见的函》,该函表示:“白云山隧道工程是要加快推进的重点市政项目,由于时间紧急,请于11月9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我委”。

  按照规划,白云山隧道工程将在外语学院南路约700米长的地段,地面拓宽为双向4车道,地下建双向6车道的隧道。此外,该路向西往白云山部分再接一段300米的敞开隧道。这一段路是目前广外校区的主干道。

  如果隧道开挖,广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都将受到影响。因此,校方作出书面答复,明确表示不同意该工程方案。

  11月21日,广外召开师生代表意见会,白云山隧道工程方案图首度曝光,也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2013年1月11日,广州市建委、市规划局联合召开首次官方的白云山隧道规划建设方案研讨会。市人大、政协、交委等机构以及广外和白云区、天河区等沿线单位代表参加座谈,就白云山隧道“建”与“不建”展开了激烈辩论。会上,各种意见交锋,但仅广外的两名代表投了反对修建隧道的票。

  广外中文教师张宁说,市建委召开的研讨会,参与人员大多是政府部门请来的,他们一边倒地“支持隧道开挖”,有伪民意之嫌。

  问题是该不该建,由谁来决定该不该建

  2013年1月18日下午,广外在校内召开关于白云山隧道的学术研讨会,法律、环保、管理、地质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广外师生和沿线居民代表在这次会议上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隧道建成后,人流、车流、噪音、废气等将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生活秩序,校园环境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如果决议通过,以后我们就不能在这开会了,因为隧道刚好打这通过。”广外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李永宁指着研讨会所在的咖啡屋说。

  法学教授朱最新引用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第10条和《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说:“建设隧道是要解决交通问题,不是环境保护的问题,白云山风景区应该禁止建设任何与环境保护无关的工程。”

  他补充道,要动工就需先修改法规,修改此项法规需要由省建设厅提出、省政府审查,再报国务院批准,广州市政府和市建委无权修改。

  地质学家黄光庆对此事持中立态度。他指出,白云山隧道的修建分正效应和负效应,主要是看哪个效应占主导。从经济效应来说,隧道从这里走是合理的,但从社会、环境效应来说则需要谨慎对待。白云山隧道若是开挖,肯定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广外一带有个大断层,黄婆洞下也有一个断层,隧道的修建会对白云山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若广外成为隧道的一个出口,噪音废气等污染也将会比较严重。

  地质学家詹松认为,白云山隧道的修建有可能引发各种地质灾害。他举例说,武广高铁在建成时引起了地下水位的下降,从而导致地面建筑物下沉,有些建筑因此重修。就白云山隧道所处位置的地质来看,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地质灾害。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说,在白云山隧道的修建上,问题是该不该建,而不是当初政府的提出的该怎样建。“我觉得,我们要讨论的应该是由谁来决定该不该建,也就是重大公共政策由谁来决定。现在我们讲民主政治,也就是说要公众同意之后,政策才具有合法性。白云山隧道该不该建应由人大来决定,因为人大代表公众的利益。在白云山隧道的问题上,我认为缺少人大的参与。”

  “民意的表达应该制度化,也就是要有一个民意机构,那就是人大。”他补充道。

  李永宁则提出三个观点:一是决策应科学,“市政部门一开始只做决定开挖后的方案选择,没有征求是否可以开挖的意见,这点让我们不好接受。科学的方法应该有若干个委员会一起来评估,通过后才能决定是否开挖,然后才能讨论开挖方案。”二是应以人为本,把人摆在第一位。“国外对道路经过一栋楼一棵树都会进行严格论证,白云山隧道穿过校园,不只是对教育造成影响,而且生态也受影响,不可轻易动工”。三是要有长远意识,“我们不能只想到明天,还要想到后天,要充分考虑对未来的影响”。

  广外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何光顺表示,政府应该跟民间良性互动,把有争议的议题先搁置起来,花时间做调研,把该走的程序走完,用第三方数据说服民众,而不仅仅是只出示官方自己的数据。

  作为居民代表,住在广外校园内的刘晓蔚也坦言,如果一定要挖隧道,自己甚至想做“钉子户”,“即便不搬,你能想象8车道从你家旁边经过是怎样的吗?隧道一旦开挖,沿线那些幼儿园、小学等岂不是都要拆,我们的孩子都去哪里呢。”

  有评论认为,这是“一个政府和民众良性互动的范本”

  研讨会最后,参会人员就是否支持白云山隧道工程进行匿名投票,最后共收到43张有效票。其中,37张票表反对,6张票表中立,无人支持隧道的修建。

  就在研讨会当晚,广州市建委作出了缓建决定。有评论认为,这是“一个政府和民众良性互动的范本”:“白云山隧道方案最早由政府提出,到后来主动召开研讨会,问政于民,再到如今尊重民意暂缓实施,这些改变,背后凝聚着民意的力量。”据报道,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也表示,白云山隧道工程缓建“显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广州市金鹏律师事务所律师林穗明表示,政府因为民意而把挖隧道的决策搁置,体现了政府对民意的尊重。“这件事情体现了公权力和公民权的矛盾,政府有决定开挖隧道的权力,公民也有反对的权利。现在广州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越来越重视民意的表达和民众的参与,对比其他地区,广州走在了前面,说明政府的决策机制越来越完善,这具有实质性意义”。(记者 林洁 实习生 蔡婷燕)

【编辑:陈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