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制日报:恶意骚扰“120”法律惩处应力戒再犯

2013年06月17日 10:4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女子在几个月中,20余次拨打120电话,要求向相同地点派车“救人”。后经120核实,求救内容均为虚假。120工作人员表示,120每日接电话6000次至7000次,派车800次至900次,而恶作剧者、精神病人等打来的虚假要车电话不占少数。这些人的行为造成了急救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120的正常秩序。

  “120”为何面临那么多无效和骚扰电话?首先,这与公众对“120”的职能和资源管理要求不熟悉有关。在恶意骚扰的行为中,可能会有一部分人不懂得公共资源的重要性与有限性,不了解“120”管理机制和恶意骚扰要承担法律责任、要受到法律追究。正是对“120”这种公共资源管理重要意义以及恶意骚扰的后果不了解,缺乏对“120”的爱护和爱惜,才导致了个别骚扰120的畸形现象出现。

  其次,现实之中还缺乏对恶意骚扰“120”行为的严厉问责追究机制。虽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恶意骚扰“120”可被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能被追究刑责。但目前对这种规定的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对现实中发生的恶意骚扰行为还缺乏严厉而有效的打击,大部分地方对恶意骚扰行为还停留在批评教育和无法实施技术追踪、追查、追究的尴尬境地,自然难以树立“120”的权威形象和法律震慑力。

  现实中,即便围绕“120”服务系统建设得再先进,公共资源毕竟还是有限的,如果恶意骚扰电话占据太多的比例,那么必然导致的就是现有资源被占用,群众真正需要救援救助的行为受影响,急救资源安排被牵制,这不仅会影响“120”发挥正常的作用,更会严重损害公民个人、公众和社会整体利益。所以,面对“120”遭遇恶意骚扰的现实,我们必须针向恶意骚扰者说“不”。

  首先应面对全社会加强宣传教育,重点围绕“120”对社会、对个人、对家庭健康安全等的重要保障意义和公共资源属性等入手,教育和引导全社会爱护爱惜这种独特的公共资源。其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打击恶意骚扰“120”机制,除了在法律细化上完善打击制度、措施等之外,更要在技术追踪、电话跟踪捆绑、强化举报、信息公益提醒等方面下大功夫,净化公共卫生急救行动环境、保护公共资源,维护公共利益。最后是从严追究恶意骚扰“120”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发现必查、查必果、惩必严的原则,对恶意骚扰“120”行为进行严惩重处,严格追究法律责任,用铁的打击惩处震慑不法行为,确保“120”的正常使用。(许朝军)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