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赖为何难对付 转移财产法官头痛

2013年06月18日 13:21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近一个月来,全省多地法院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老赖”集中曝光。曝光“老赖”已非新做法,而“老赖”年年有,恰恰反映“执行难”依然是困扰法院的难题。这些“老赖”是通过何种手段逃避执行的?面对“执行难”,法院做了很多有效的探索。

  曝光“老赖”名字

  造成舆论压力

  5月21日,济南市历城区法院通过媒体实名曝光了16个“老赖”。此后,济南市中院,槐荫区、市中区、长清区法院也陆续曝光了“老赖”名单。这些老赖中,有村委会、有政府机关,还有知名企业。

  去年起,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今年又要求各地法院深化反规避执行活动成果,公开曝光“老赖”是手段之一。今年3月,山东召开全省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再次对反规避执行工作进行部署。

  就在历城区法院曝光“老赖”名单10天之后,一名“老赖”打算乘坐飞机出行,被法院发现并拘留。根据“限高令”,人民法院可以限制“老赖”高消费,“老赖”乘坐交通工具时,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不得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等。

  此前三天,青岛一名“老赖”欠债700万元不还,也因想乘坐飞机而被拘留15天。在威海等地也依法对“老赖”进行拘留。

  “公布‘老赖’名单,对赖账行为是一种揭露,也是对他们履行法定义务的公开敦促,在反规避执行方面是有效果的。”山东省高院执行局执行三庭庭长侯希民分析认为,这一做法确实能给“老赖”们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产生震慑效果。

  一位基层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老赖”名单公布后,已经有公司负责人主动找到法院,表示愿意跟申请执行人协商解决问题。

  赖账想出歪招

  “老赖”虚假诉讼

  不过,公布“老赖”名单并非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在一串串名单背后,是困扰众多法官多年的“执行难”问题。

  “这些年执行确实有难度,尤其被执行人不好找。”16日,济南市西部一基层法院执行局负责人透露,其所在行政区域农村多,很多人常年不在家,常常找人都是难题。有时法院发传票,家属在家的由家属代收,有时候碰上家里没人,只能贴在人家门上,所以传唤效果并不好。

  “在一定意义上,执行阶段比诉讼阶段更难。”山东嘉孚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良玉认为,这一过程中,核实财产的难度尤其大。他把“老赖”分为三大类,一种是有钱不给,或者提前把钱转移走,要确定他们是否有转移资产的嫌疑。一种是确实手头紧张,态度往往比较好,但确实没钱。还有一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位执行法官介绍,现在被执行人的手段比较隐蔽,有时非常难办。最让人头疼的是通过虚假诉讼和虚假仲裁转移财产。比如甲欠乙一笔钱,乙到法院起诉甲,为了让乙拿不到钱,甲就提前和丙搞起虚假诉讼,由丙告甲,通过诉讼调解,把甲的财产转移到丙名下,等乙胜诉后,甲的财产已经没有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些措施,对“老赖”们产生的震慑效果,也因人而异。“拘留有一定效果,但也要看经济条件,看涉及标的额与经济状况是否对应。”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对一些标的额不大的案件,被法院拘留后,被执行人会选择履行义务。而如果标的额较大,面对最长不超过15日的司法拘留,被执行人可能被拘留后故伎重演。

  司法查控平台

  将查“老赖”家底

  在公布的“老赖”中,除了自然人和企业,还有少数政府机关。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政府欠债有一些是历史遗留问题,例如当初政府开办企业时遗留下来的问题,“按说政府欠债应由财政负担,但目前还做不到。”

  “老赖”现象频出,侯希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诚信缺失,这一方面包括个人诚信意识不足,也包括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尚不够完善。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我省法院和银行系统共同开发了一套司法查控平台,必要时法院将通过查控平台集中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这样,“老赖”们有多少家底,一查便知。目前该系统正在试运行,将尽快在全省推开。

  目前,省法院和20多家单位已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解决协助执行的问题,法院在执行中需要相关单位协助的话,可以通过联动机制发挥作用。

  据悉,省法院已经和工商局达成共识,如果企业没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就会在省工商局评定“守合同重信用”称号和年审时被一票否决。近期,已查明有24家企业存在债务尚未履行完毕的情况,被实行了一票否决。记者 马云云

【编辑:王浩成】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