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政”能否改写临时工命运? 专家:应逐批转正

2013年07月02日 15:1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近年来,“临时工”时常见诸报端,从江西“发飙打人”派出所户籍人员到辽宁频繁出入豪华酒店“县委书记”超标车司机,再到近日延安“暴跳”城管,不少部门一出事就将过错推诿给“临时工”。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以劳务派遣为主要形式的“临时工”的命运是否改写备受社会关注。专家认为,新政实施将规范临时用工,但能否严格落实不容乐观。

  “在济南,一些单位劳务派遣工比例达到60%-80%。”济南万家盛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忠说,劳务派遣工已成为企业离不开一群人。据了解,当前对劳务派遣人员需求最多的主要集中在三大电信运营商、银行、铁路、石油等领域大型国企和部分机关事业单位。

  记者在一些劳务派遣公司网站看到,“派遣至国有大型石油工程工作”“派遣至日报社工作”等招收劳务派遣人员的启事丝毫没有减少,网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岗位都是“长期工作”,而对“不超过六个月”的规定毫不在意。

  虽然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对“临时性”作了明确界定,但对“辅助性”的界定仍然不清晰,“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这一表述有太大弹性。

  “哪些是主营业务,哪些是非主营业务,有时很难界定,机场内除空管外的其他人员是不是都可以算非主营业务岗位?客服算不算?”山东省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于同阶说,原本提议对辅助性加上“两年”这一时间限制,但最终没能实现。

  一些地方注意到这样的“模糊点”,拟制定措施规范。山东省正在修订《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将“替代性”工作岗位的一定期间明确为一年。

  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认为,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新增了用工单位应该履行同工同酬待遇的义务,使企业在法律约束下“不得不”把同工同酬落实到纸面上,从而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专家认为,以劳务派遣为主的“临时工”泛滥问题亟待解决,从短期来看,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倒逼用工单位逐步、逐批将临时工“转正”。(记者 袁军宝 席敏)

【编辑:张培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