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坐诊医生公然推销保健品 直销企业涉嫌严重违规

2013年08月08日 11: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我叫蔡红兵,来自广州阳光团队,我现在在广州的一个三甲医院上班,同时也是大学的老师、教授。感谢几位老师,介绍我认识了天狮。我是12月19号开业,12月份的业绩是九万七,1月份的业绩是六十九万八。第二个月的业绩达到广州市所有专卖店的第一名。”在一段15分钟左右的优酷视频中,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医生蔡红兵充满激情地宣示着。

  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持牌直销企业。按照现行法规,不得招募医务人员、教师为直销员。获悉蔡红兵涉嫌参与保健品直销后,南方医科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启动了调查。

  坐诊医生公然推销保健品

  每周一下午是蔡红兵在南方医院中医内科的出诊时间。为了验证“正规医生参与直销”的线索,记者以“有时没有力气,尿液泡沫多”等“症状”挂了蔡红兵的号。蔡红兵先是让记者去检测尿液,所有指标合格。在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蔡红兵诊断记者“缺钙”,热情地介绍起某品牌钙粉的好处,“医院的一般都是碳酸钙,吃了胃不舒服。现在市场上有生物钙,就是保健品,医院没有。我们经常给别人介绍的都是XX牌的,吸收率90%多,所以我们都建议大家吃这个,中性的,对胃没有刺激。”

  说完,蔡红兵给记者开处方。“药方”没写在病历本上,也没用医院专用处方笺,而是用一张普通白纸,上面写上推荐某品牌产品的名称和用量:“营养高钙,每次1袋,每日两次;虫草胶囊4-6粒一次,每日两次。专卖店地址为白天鹅花园XX路31号。”

  记者来到蔡红兵推荐的专卖店。这是一栋居民楼的首层商铺,门面有四五米宽,悬挂着大幅天狮公司的广告。天狮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份材料表明,这里的“天狮健康文化工作室”,实际负责人就是蔡红兵,其内部团队编号为“3369”。

  记者致电蔡红兵要求采访,蔡红兵以在外地为由未做任何回复直接挂断了电话。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助理许文学证实,蔡红兵是该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教师,平常在南方医院出诊。一周之后,记者再度联系南方医科大学,该校宣传部门表示,学校已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中医学院、南方医院联合进行调查,并将依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直销企业存在严重违规嫌疑

  公开的资料显示,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11年3月拿到牌照的直销企业,获准开展直销的区域为山东、河北、安徽、天津、青岛、四川、陕西、北京 8省(区、市),并不包含广东。业内人士说,国家并没有批准天狮在广东进行直销,也就不可能获得广东区域销售人员的备案,自然商务部指定的信息披露网里就查不到相关销售人员的信息。

  即便这个公司获准在广东直销,将医生拉入直销团队也是严重违规的。面对记者的质疑,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经理李刚说:“我们的系统里查无此人,他既不是我们的经销商,也不是我们的客户,可能是我们的兼职讲师。”

  然而与这个回复相矛盾的是,在一次天狮举行的经验交流会上,蔡红兵发表演讲说,他从接触了解天狮,到成为天狮的经理,仅用了三天时间,同时解释了自己为什么要加入天狮,甚至表态要为天狮的直销事业奉献终身。

  记者在商务部的指定信息披露网站中查询发现,天狮的直销员队伍中没有蔡红兵的名字。自称一个月赚好几万元的蔡红兵为何没有相关备案资料?

  对此,李刚回应说,天狮在广东采取的是授权店经营的方式,要求所有经销商在店铺里完成销售行为,不能称之为直销。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在广州从化市某温泉酒店参加了天狮的某场招商会,主持人在讲解了总比例高达54.8%的销售奖励后,开始宣布一个“特大好消息”--让更多的人以低级别参与全国分红,前提条件是个人要购买一定数量的产品。为营造热销的氛围,一些团队带头人纷纷走向主席台刷POS机,一位姓桂的团队领头人连续刷了三张银行卡,并宣称每张刷了2000元。在“仅剩半小时”的催促声下,与会者纷纷抢购当月“优惠”。

  直销专家指出,这种销售人员在授权营业场所之外进行的销售活动实质上就是变相直销,情节再严重点甚至可以算传销。

  医生“直销”保健品危害很大 专家呼吁加强监管

  “医生销售产品有优势,只要医生推荐,拒绝率很低,家长一般都会接受。”一位天狮的营销人员告诉记者。

  蔡红兵式“医生直销”并非孤例。直销企业暗中招募“医生团队”开展直销的事件时有所闻。去年5月,广东欠发达山区怀集县工商部门排查,发现一家直销企业在当地有销售店10间,分布在全县5个乡镇。记者暗访时,这家企业的一个销售店经理说,“我就是医生”,经常将产品推荐给病人,每个月消费积分超过7万。

  直销研究专家指出,个别医生见利忘义,让消费者花了冤枉钱还是其次,更严重的是很可能会贻误治疗,甚至让患者产生性命之忧。对于这种违规的“医生团队”和直销企业,公安和工商等监管部门应当严查,保障正常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 欧甸丘)

【编辑:燕磊】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