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讨高利贷杀人后逃亡 假身份证漂白当老板

2013年08月15日 09:13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身份证管理系统存漏洞 法官建议推行遗失注销制度

  16年前,放高利贷的男子罗某辉用散弹枪杀人后逃至外地。潜逃期间,他先花1万元买通他人提交假照片补办“真”身份证,接着再以同样方法出3万元让一位将死之人补办身份证。通过“借尸还魂”漂白自己的手法,罗某辉成功潜逃了14年。日前,法官接受采访时表示,罗某辉成功潜逃14年的背后折射出身份证管理的漏洞,相关措施需进一步加强。

  讨高利贷 枪杀一人后逃亡

  1997年6月的一天,同案犯黄某均在清远市清城区的一个果园里“放数”,来这里赌钱玩“三公”的王某其在输光后就向黄某均及罗某辉借高利贷。

  借了4000元的王某其在还了6000元后,依然被黄某均等人冲到家里来讨债,对方说他还欠2500元。吵架后,1998年1月5日,王某其到警方报案。

  1998年4月12日下午4时许,讨债未果的罗某辉收到王某其在一家餐馆内打麻将的消息后,便开着自己的白色轿车出村。路上,又搭上了罗某和、罗某其、罗某强3人。为了保险起见,罗某辉途中还回家取了猎枪。四人到达时,黄某均已经在餐馆门口守候。

  到达餐馆后,黄某均等4人手持铁锤和自制短枪直接进了餐馆,罗某辉则在门外守候。罗某辉在外面等了大约三四分钟,听到里面有打斗声,便拿着猎枪下了车。

  进到房间,罗某辉看到王某其手拿着一把靠背椅不断挥舞。“王某其身材比较高大,是村里的武术教官。”罗某辉见状便用猎枪指着王某其,但王某其将椅子朝他扔了过来。罗某辉闪开后,对着王某其的左小腿就开了枪。在开了四枪后,王某其已站不起来。罗某辉五人随后逃离了现场,开始逃亡生活。

  “借证还魂” 逃14年开公司

  据罗某辉供述,当晚知道王某其死亡的消息后,他就一个人逃到了深圳。之后,罗某辉到过越南、广西、江苏等地,最后来到上海。

  在广西,罗某辉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当时已经生病的张华林本人,给了他一两万元,办了一个身份证。“张华林以遗失补办的名义帮我办好了身份证,身份证上的相片是我的。”1999年开始,罗某辉一直以张华林的身份公开活动,后来又用这一身份申领了驾驶证和居住证。

  罗某辉在江苏南通待了5年,在饭店里做厨师。其间,罗某辉结识了李红。2011年6月30日,李红本人病逝前后,罗某辉花了3万多元以李的名义办理了身份证及驾驶证,照片同样也换成了罗某辉本人。

  2003年10月,罗某辉开始在上海以张华林、李红的身份居住、活动。在这期间,还以妻子的名义开办了一家商务公司,并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比对照片 警方发现破绽

  2012年,上海警方根据线索及身份证相片比对程序,发现广东籍在逃人员罗某辉与广西籍在沪人员李红的照片相似。经进一步查询,公安人员发现李红的身份证相片与历史照片有差异,遂怀疑罗某辉使用李红的信息进行身份“漂白”。

  2012年10月19日晚,警方在上海市一宾馆内将手持李红身份证的罗某辉抓获并移交清远警方。

  庭审期间,被告人罗某辉向被害人家属真诚悔过,并自愿赔偿物质损失60万元,被害人家属对此给予谅解,并出具了请求法院从轻判处的申请书,同时撤回了民事赔偿的起诉。

  清远中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罗某辉持枪射击被害人王某其双腿致其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今年6月20日,清远中院经审委会讨论决定,对罗某辉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被告人当庭表示服判。

  目前该案已经生效。

  连线法官:建议增加照片及指纹比对程序

  身份证管理漏洞是本案中罪犯得以长期逍遥法外的重要原因。一经漂白,逃犯们便有了居住、旅游、工作、生活的护身符,机场、车站等常规身份检查措施顿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从而给抓捕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对此,法官指出,身份能够轻易“漂白”折射出身份证管理的系统性漏洞,也反映了一些地区户口管理上的漏洞。

  为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法官建议相关部门可推行身份证遗失注销制度。一旦二代身份证遗失,就如同酒店房卡一样一经电脑撤销赋权便失去效用。

  其次,另据媒体昨日报道,公安部拟于年底在全国全面铺开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对此,法官认为,如果相关单位在为公民补办身份证时,增加一个与历史照片的比对程序或前后指纹比对程序,则可较好地保证身份证前后的同一性,从而防止利用补办方式为他人制作身份证的情况。

  最后,法官建议加强对伪造身份证以及销售假身份证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推行责任倒查机制。一经发现即对失职工作人员进行查处,从而减少“冒用”或“漂白”身份事件的发生。 (记者林霞虹 实习生赵亚祯 通讯员马远斌、钟莹莹)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