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秘网络贩卖猎枪、高压气枪等灰色产业链

2013年09月04日 20:4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双管猎枪4000元、高压气枪7000元,各种极具杀伤力的枪支应有尽有、明码标价……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尽管公安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仍有不少犯罪分子顶风作案,通过网络非法买卖、使用枪支。

  社会舆论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斩断这一违法犯罪的产业链。

  名义上卖狗,实际上卖枪

  只要在搜索引擎输入“狩猎”二字,就会出现许多关于狩猎的论坛,其中有一家叫“中国狩猎论坛”的,拥有24万会员,是人气最高的一家。

  记者注册成为其会员后发现,许多“狩猎爱好者”会以照片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狩猎经历,这些照片中除了被射杀的野猪、鸟类等野生动物,还有法律明令禁止的双管猎枪、霰弹枪等很有杀伤力的枪支。

  此外,该论坛还有猎枪、预充气式气枪等讨论区,每天都有不少会员将买到的枪支拍照传至论坛讨论性能,还有人将自己制造或改装过的枪支照片发到论坛进行炫耀。

  据悉,英文“gun”的发音与中文“狗”字相近,发布枪支买卖、交流信息时一般会用“狗”字来代替“枪”字,以防被管理部门屏蔽。

  记者打开一家“卖狗”网站看到,各种枪支应有尽有,价格从1000多元到数万元不等。记者曾经加入几个有关QQ群,群里买卖“狗”信息更为明晰,各种型号、价位的枪支照片琳琅满目。

  记者发现,一些有关“狗”群里,讨论较多的是双管猎枪和高压气枪,其中一款代号“秃鹰”的气枪很受追捧。一些发烧友称,正宗“秃鹰”价格高达数万元,威力十分巨大,能在100米内将一头200多斤的野猪一枪毙命。

  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一名买家提醒说,“要求先付款再送货的卖家99%是骗子,能用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卖家大部分是真的,因为到货后,需要你确认收货,他才能收到货款。”

  化整为零送货,视频引导组装

  面对严格管制,非法交易如何完成?记者调查发现,枪贩子手中的货大多是自行仿制,一小部分是从境外走私而来。

  据了解,这一非法交易时常通过“障眼法”规避管制。

  比如,使用暗语发布销售信息。经相熟的买家介绍,记者结识了一个枪贩子,在与他聊天中了解到,他们发布相关信息时,会使用一系列的暗语,“外行人”根本无从察觉。例如气枪、手枪、子弹等,皆适用一些暗语来表示。

  据枪贩子透露,他们一般会在淘宝等网站设有店铺,买卖双方谈拢后,就通过支付宝进行交易。记者发现,有的店铺表面上销售五金用品,但实际上从事枪支非法交易。

  2012年10月,江西萍乡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贩枪大案,缴获大量枪支。犯罪嫌疑人方某的淘宝店铺表面上只销售GPS、改装螺丝、机油滤芯等合法产品,实际是以此为幌子,通过支付宝进行枪支非法交易。

  将枪支“化整为零”,分批送货。据了解,以前犯罪分子一般通过快递将枪支零件发往各地,如今变换手法,通过物流渠道分批将零部件发给买家,然后通过视频引导买家进行组装。

  交易虚拟隐匿,亟待合力严打

  近年来,公安机关多次针对网络贩枪进行严厉打击,但此类犯罪活动依然存在,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西南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陈世伟认为,非法买卖枪支的利润堪比贩毒,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同时,互联网的虚拟性、匿名性特点,也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带来了很大困难。

  陈世伟说,有关定罪要求同时找到买方、卖方,但网络贩枪交易属于“非接触性犯罪”,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因此,许多嫌疑人量刑较轻,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重庆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孙元明表示,不法分子通过相关网站、论坛、QQ群发布信息,并通过物流渠道运送枪支零件,说明网络运营商、物流行业在审核信息、收发货物方面存在明显漏洞。

  陈世伟建议,一方面,公安机关的触角要尽量深入到各网站、论坛、QQ群,掌握其犯罪手法和特点,顺藤摸瓜、一查到底,继续严厉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另一方面,不能仅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要与网络、物流等单位形成联动机制,掌握此类犯罪特点,加强审核信息和收发货物时的监督,发现蛛丝马迹,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形成打击合力。

  “对于枪支爱好者强烈的狩猎兴趣,国家可采取开设射击场、狩猎场的方式予以疏导、规范,将其保持在一个可控的状态。”孙元明如是说。 (记者 赵宇飞 强勇)

【编辑:王珊珊】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