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络反腐频致贪官落马 “去伪存真”吁制度护航

2013年09月05日 2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西安9月5日电 题:网络反腐频致贪官落马“去伪存真”吁制度护航

  中新社记者 冽玮 张一辰

  9月5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杨达才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5万元人民币;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杨达才有期徒刑6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没收财产5万元。已退缴赃款529万余元依法予以没收。

  杨达才在车祸现场一个“不合时宜”的微笑所引发的蝴蝶效应,通过互联网上的蔓延最终演变为一场“反腐风暴”。在这场“歪打正着”的“娱乐化”风暴潮中,“草根阶层”扮演了信息传播者、分享者及获取者的角色,其在民意表达、鞭笞腐败、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等方面作用日益显现。所谓“微博一转,围观一万,反腐一动,倒下一片。”同时,与中国草根们所熟悉的“上访”相比,网络反腐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反腐新方式。

  中纪委曾多次通报,“信访举报”是发现线索的主要渠道之一。2012年,立案调查的案件中,线索来源于民众举报的占到41.8%,在各种来源中最高。中共十八大之后,已有周镇宏、郭永祥、王永春、蒋洁敏等9位副部级及以上高官落马。据媒体报道,刘铁男、李春城、倪发科、王素毅、李达球等人落马均与民众举报有关。

  长期研究反腐课题的陕西省社科院专家郭兴全说,近年来“网络反腐”风起云涌,成为内地反腐败工作的一把利器。从名烟局长周久耕、重庆不雅视频、上海高院法官集体嫖娼等一系列事件中,由“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所构成“自下而上”的反腐路径逐渐浮出水面。而杨达才案件,从网络曝光线索,到纪检监察部门介入,最后司法机关追责,真实地演绎了这个标准流程。

  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杨达才案的公开宣判,再度引爆网络舆论。网民大多认为,凸显了网络反腐力量的积极作用,给了网民们持久关注反腐倡廉的信心。也有网民称,经过漫长的一年苦候,杨达才终于出庭受审,不再延续网络曝光“热回应”、“冷处理”的应对模式。一方面,表明了中国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一方面公众关切的事件真相也不会如雾里看花。

  西北政法大学教授侯学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海内外网络反腐已跨越单纯的自发性行为阶段,呈现出官方与民间力量互动的局面。如何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正在“拷”问中国官民双方的智慧。

  侯学华说,网络反腐也有其局限性。有的举报出于公心,有的可能出于泄愤,有的则充当“水军”,而在利于网站点击率和盈利的运营模式下,均会公之于众,造成举报失实,也导致有关方面在平息网民舆论上面临巨大压力。他还强调,“普通网民没有调查取证权,大多依赖于“人肉搜索”,有时会导致监督行为扩大化、人身攻击常态化等非理性行为,甚至触犯法律。”

  有专家指出,反腐败是涵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系统性工程,实现网络反腐法治化、制度化,关键之一要把虚拟的网络反腐与现实的反腐工作机制进行对接,通过制度来制约和监督权力。在这个思路框架下,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让网络后台掌握举报人的真实信息;推行纪检监察机构的垂直化管理改革;拓宽民众参与反腐倡廉工作渠道等措施,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前景可期。(完)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