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窃”来的证据涉违法无效

2013年10月09日 15:5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曾在电影里出现的“窃听窃拍”事件开始发生在很多人的生活里。近日,北京警方在一次集中查处非法窃听窃照器材销售行动中,收缴了部分窃听窃照器材。

  窃听窃照危及个人隐私权

  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使用的间谍设备时常让观众惊叹,只要站在陌生人旁边,便可用包内的笔或者手上的表,将对方的图像、声音甚至身份摸得一清二楚。如今,此种情形也可能出现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签字笔、手表、皮包等诸多看似普通的生活用品都可以用来拍照录音,在手机当中放入一张芯片,便可随时定位使用者,且相当精确。

  窃听、窃照器材的大肆泛滥不仅让通话记录、生活习惯、居住场所等诸多的个人隐私被轻易泄露,而且时常还被用来为犯罪行为提供帮助,严重威胁到了个人信息的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专业间谍器材为何泛滥

  在网上输入“窃听窃照器材”便可以看到诸多兜售此类器材的店铺,在多地的电子市场亦可看到销售此类器材的商柜。就此类器材的使用领域而言,婚姻家庭和商业往来占了很大一部分,出于对配偶出轨的怀疑或者对商业合作伙伴的不信任,一些人悄悄使用窃听窃照器材,搜集“证据”。为了在商业竞争中获胜,一些不法分子不择手段地使用此类器材,窥探对方的商业秘密,以达到获取市场利益的目的。

  与普通的偷拍不同,窃听窃照涉及的是专业性设备的非法使用。由于该类器材所具有的特殊性,其使用主体和使用范围具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且即使其在被特殊主体用于技术侦查时,亦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故而,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基于个人的私利而购买、持有、利用窃听窃照设备都属于非法的范围。然而,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买卖窃听器材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问题,仅42.12%的被调查人认为违法,57.88%认为不违法,反映了大部分人法律意识淡漠,对于窃听窃照器材缺乏法律的认知。

  窃听窃照器材属于国家专控产品,其生产、销售、持有和使用都受到严格管制,未经审批,擅自生产上述设备明显属于违法。诸多电子市场普遍存在上述设备,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监管措施缺位,让部分企业和销售者有了借此牟利的空间。

  违法获取证据不能认定

  对于窃听窃照设备的法律规制,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国家安全法和刑法当中。前者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后者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违反上述规定的,则涉嫌触犯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当然,如果同时侵犯他人商业秘密,造成重大损失的,还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如果窃取公民信息,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利用此类设备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希望将其获得的“成果”作为以后民事诉讼的证据,但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证据应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延伸阅读

  紧盯制造者和泄密者

  遏制窃听窃照器材非法使用,不仅需要对终端使用者依法惩治,还需要牢牢盯住此类器材的非法生产者和泄密者。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完善电子市场巡查机制,特别是对违规经营者,要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为有效执法打下基础。

  在法院审理的多起非法出售、提供、获取个人信息案件中,不少人是来自运营商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向不法分子提供手机通话记录、短信清单、手机定位信息等,并借此牟利。在对泄密者依法严惩的同时,还应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运营商的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切断内部的利益输送链条。(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 史智军)

【编辑:杜雯雯】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