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川城管上门收取垃圾处置费遭商户殴打

2013年11月07日 13:21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0)

  调查动机

  前不久,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城管局一名工作人员在上门收取生活垃圾处置费时,遭商户暴打。城管人员上门收费为何遭到殴打?是执法行为不当还是收费项目有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处置费征缴所工作人员顾宗艳,在向商户收取垃圾处理费时遭到商户拳脚伤害。这一事件再次将银川生活垃圾处理费征缴难问题暴露出来。

  据了解,为保障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银川市从2004年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然而,每年银川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缴率仅有50%左右,欠费率近半,这已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上门收费遭商户暴打

  银川市城管局生活垃圾处置费征缴所工作人员李杨向记者介绍了当天的情形:10月29日15时,她与顾宗艳到新运巷“大荣华客栈”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因该商户态度恶劣,双方发生争执,顾宗艳被打伤。事发后,接警赶来的中山南街派出所民警将顾宗艳送往医院。李杨说,为了向“大荣华客栈”业主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她们此前数次上门,均被以负责人不在为由拒绝。9月中旬,城管部门向该商户下发催缴通知书,该商户仍置之不理,因此才上门收取。

  10月30日,记者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见到了顾宗艳,躺在病床上的她,左眼淤青肿胀,腰部裹着绷带。医务人员介绍,顾宗艳有轻微脑震荡、腰部挫伤等症状,需进一步治疗观察。

  据银川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缴所负责人刘忠平介绍,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依据是2004年出台的《银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收费标准为常住人口每月每户4元;暂住人口每月每户2元;商户按营业性质不同,收费不一。“大荣华客栈”属宾馆性质,按床位数量收费,其一年应缴垃圾处理费192元,可就是这192元,工作人员跑了大半年都没收上来。 

  收费人员上门收费被打,只是露出了银川市垃圾处理费难收缴的冰山一角。从近三年的收费结果来看,长期拖缴、拒缴情况日趋严重。城管部门做过一项统计,目前,银川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连续3年未缴户达17456户、连续4年未缴户4629户、连续5年未缴户5589户;每年拖缴、拒缴总额高达400余万元。实际征缴率不足5成。

  上门收缴居民不买账

  据介绍,通过实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不仅减少了生活垃圾排放量,也培养了市民低碳环保意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收费方式过于原始,一些居民和沿街商户的征收难度较大。为了完成收费任务,银川市城管局专门成立了生活垃圾处理费征缴所,派出工作人员上门挨家挨户收取。

  另一方面,市民对于生活垃圾处理费的认识不足,经常与小区的物业费、卫生清扫保洁费等混为一谈,认为交了物业费就不用再交生活垃圾处理费,所以遇到收费时不开门、拒交、辱骂等行为经常发生,从而导致直接入户收费征缴率偏低。

  收费员夏荣和张志军负责兴庆区10多个居民小区内7000余住户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工作,而一年下来却只能收到4000多户。“有时候跑几个单元才能收到三四户,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还有个别人常年不缴费,带动周围邻居产生抗拒心理,跟着也不缴费,使得收费工作越来越难。”夏荣无奈地说,2011年冬天,西夏区一名代征人员在收费过程中被住户泼了一身冷水。

  修改征收方式势在必行

  依据《银川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对拒不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的住户可以进行罚款,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实际工作中成本过高、难度很大。一方面,有相当多的住户抱着宁可打官司也不愿意缴纳处理费的态度,在申请强制执行过程中,甚至连住户的名字都很难了解到。而沿街商户为了逃费,经常更换企业法人,导致收费人员难以找到真正该交费的人员;另一方面,由于处罚额度较低,法院受理诉讼较为困难,仅传票送达一项工作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可行性不强。

  谈及垃圾处理费征缴困难的关键,银川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缴所副所长陈跃伟认为,除了城管部门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对于欠费用户只能一直催缴外,征缴方式的相对落后才是主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银川市垃圾处理费收取主要采取上门收取方式工作量大、收费成本高、收取率低的现状,银川市相关部门正在探索新的垃圾处理费收取方式,或将采取国内多地行之有效的“水消费量系数法”,也就是将垃圾处理费与水费合并,按自来水用水量进行计收。(记者 申东)

【编辑:张培坚】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