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儿童扶老人被讹 评论:请多给法律一点耐心

2013年11月27日 14:0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原本以为这起引爆舆论的“儿童扶老人被讹”案,会因为公安机关的裁决,就此画上一个句号。却不想老人及家人不满处理结果,宣布将提出行政复议,并随着老人多次在媒体前的下跪发誓,而迎来新的关注度。

  出于对此前公安机关调查结果的信任和以往类似案件的前车之鉴,舆论普遍选择相信“儿童扶老人被讹”的事件定性,无可厚非。

  不过,即便我们对于这样一位老人抱以各种看法,乃至对其在司法裁定后,仍于媒体前的发誓下跪行为表示反感,但客观而言,这种行为并未逾越法律的框架。

  且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提请行政复议的结果未出来之前,现在的事件真相或许并不一定就是最终的真相。这并非说,我们要对于其中的任何一方再次进行动机审视,而是出于对真相的追求,我们应该对各方的异议权利予以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目前的过度关注,无意间助长了老人在公众面前欲证清白的冲动。这种局面,也加剧了舆论与老人态度之间的情绪化对立。

  既然司法程序已经启动,那么,此事最终要回到法律轨道上来,只有法律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事实上,近年来此类事件之所以愈发成为一种公共现象,或许恰恰在于,我们在处理和善后上,多遵循的是道义上的私了,而很少寻求法律的裁决。

  太多的事实证明,此类事件愈发陷入道德的争辩之地,愈不利于我们从个案中习得教训,厘清责任,以规避“破窗效应”。

  在这个意义上,此次事件成功诉诸法律,当具有标杆意义,我们当乐见其成。所以,在此之前,请我们再多给法律和司法机关一点耐心,并相信它,能够给出真相。(华西都市报评论员朱昌俊)

【编辑:白琥】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