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称李某某案审理彰显司法走向成熟自信

2013年11月27日 18:1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从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的审理看司法姿态

  北京市一中院27日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作出终审判决,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法槌落下,历时近一年的案件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回观此案,我们从中看到了司法正逐渐走向成熟自信的姿态。

  近年来,民众对法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危机,一是因为个别司法不公的情况确实存在,二是因为司法不公开导致民众产生误解。“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要让当事人信服,让公众不受各种小道消息的误导,需要法院做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李某某案由于涉及未成年人和被害人的隐私,按照法律规定属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面对公众的知情权、网络上的质疑之声,如何在保护未成年人利益和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兼顾公众的知情权、如何让民众认可信服案件裁判结果,此次案件的审理,为如何统筹司法公开与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关系提供了样板。

  首先,要做到法律限度之内的信息公开最大化,同时做好相应的释法说明活动,通过互动沟通赢得公众信任。法院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案件审理流程和结果,并就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该公开的信息一律公开,依法不公开的信息绝对不公开。不迎合、不炒作舆论关注的涉及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身份的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对案件审理的相关法律疑问。

  其次,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要强化对程序正义的坚守,通过保护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来赢得公众的信任。无论是一审个别被告辩护律师在充分开庭后提出再次开庭申请,还是二审中律师提出申请延期审理,符合法律规定的,法院予以充分保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及时予以驳回。对当事人一视同仁,严格保护各方诉讼权利,才能向公众传达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

  回观此案,也能看到某些媒体令人欣喜的变化:报道题目由指名道姓变为以“某某”代称,由追逐劲爆刺激消息到综合全面客观报道,由关注“官二代”“性话题”到引领社会反思问题根源,这是媒体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意识的觉醒,也是媒体自身责任意识的觉醒。

  终审判决已经明确,质疑判决结果的声音还在,个别炒作仍会继续。对于各种批评甚至刺耳的言论,法院作为裁判者,更要做到最大限度的容忍,用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批评质疑,不迎合不畏惧,用更审慎的态度去认定证据适用法律,用细节的小变化去推动司法公开公正的大进步。(记者 涂铭)

【编辑:吴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