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扮少妇“求精”一人饰多角 装温柔引人上钩

2014年02月03日 10:2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借种”帮少妇生孩子,便能得到百万元回报?怀抱“美丽少妇”,坐拥“巨额利益”,竟有如此财色兼收的好事?

  记者调查发现,“重金求子”这一看似老套的诈骗手段,以财色为饵,专门钻营人心贪念,频频得手。

  财色为饵 屡试不爽

  “重金求子诈骗是老把戏,但掉入陷阱的人不在少数,遭受的损失轻则百元,重则家财散尽。”江西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重金求子信息早已由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升级为网络垃圾广告。

  搜索“重金求子”,便能发现许多以“重金求子”为名的QQ群和QQ号,这些群和号的资料简介大体相近,如“本人张婷30岁、嫁香港房地产商。丈夫因意外失去生育能力,重金邀请健康男士圆我母亲梦。通话满意速付定金80万,事成后速付200万。”“求一品正男子共孕,重金酬谢!该广告由律师事务所代理,并已进行了公证。非诚勿扰!”

  “少妇”“巨额利益”,竟有如此大的馅饼?当“少妇”和受害者接上头,“重金求子”骗局的走向就由他们操控了。青原区民警李刚告诉记者:“有些人越陷越深,对‘少妇’深信不疑,甚至将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钱拱手送给行骗者;而那些中途醒悟者,前期也被坑骗数百元。”

  “光看字眼这似乎是很容易识破的骗术,但对置身骗局中的受害者来说,却是雾里看花,难辨真假。”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刑侦支队民警刘涛介绍,去年,仅青原区就立案处理了8起类似案件,涉案金额十万余元,受害者多为三四十岁的中年人。

  男子扮“富婆” 一人饰多角

  31岁的福建安溪人黄华(化名)原本在当地一家工厂打工,听闻身边一些朋友通过“重金求子”诈骗发了小财,黄华便跃跃欲试,在网上注册了一个网名为“相信缘份”的女性QQ,QQ备注留言自己是“富婆”。

  “嫌疑人多‘单兵作战’,一人可以分饰富婆、富婆的律师、富婆的父亲等多名角色。”李刚介绍。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黄华准备好多张外地银行卡,以及变声软件、电话改号软件等,在网络上发布了多则重金求子的信息,称“自己嫁给港商,丈夫无生育能力,寻求健康男子生子,事后可重谢100万元。”

  案发后,警方在查阅黄华与受害人的聊天记录时发现,黄华常伪装以温柔、楚楚可怜的形象,一步步激发对方的保护欲和同情心。频繁的聊天“增进”了双方的感情,一旦感觉到对方按捺不住,急于见面,黄华便会以“平安费”的名义要求对方先转账100元以示诚意。若对方警惕性高,觉察上当,黄华便化身其他“富婆”,另寻猎物;若对方接受了转账请求,黄华便主动提出见面,并将事先查询到的受害者所在地的某处知名酒店作为约会地点。

  一旦对方得知“少妇”已至,且约会点就在本地,便会放松警惕。利用此种心理,黄华再以支票转账需律师公证费、酬金需要缴税等名目骗取对方钱财。

  “重金求子属于电信诈骗的一种,嫌疑人的姓名、性别、电话号码都可以造假,这无疑加大了破案难度。”江西省吉安市一名民警说,诈骗犯善于隐匿自己的行踪、毁灭证据。

  改号软件是电信诈骗倚仗的最主要作案工具。“利用该软件能在对方手机上显示出任意区号的电话。”民警介绍,若要改号软件服务商提供嫌疑犯的相关信息需要繁复的手续审批,服务商为了不断自己财路,都不愿意配合查案。

  为了不暴露行踪,黄华常在泉州、厦门等多个地点从银行卡上提钱,每隔两三个月,他便会更换一批银行卡。“我们现场查获的银行卡便有8张,从银行转账记录来看,数量远不止这些。”李刚介绍,不完全统计,黄华成功作案20余次,获利23.6万余元。

  骗术钻营人心贪念

  “广撒网,愿者上钩,不少受害者多为打工者,收入并不高。”刘涛正经手一起今年发生的重金求子诈骗案。

  1月12日,21岁的胡某在吉安市青原区中心医院附近的一电线杆上看到一则“凌女士”发布的“重金求子”信息,其中“双方通话满意,将汇定金50万,成功怀孕后再付100万酬谢”的内容吸引了正为钱犯愁的胡某。胡某的父亲近期被查出患有癌症,需要大笔医疗费。

  银行转账记录显示,从最初的100元至300元不等,到后期增加至七八千元,胡某为父亲准备的医药费被对方坑干骗尽。

  “凌女士”先后要求胡某汇款4万余元,直至1月17日,胡某连“凌女士”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后“凌女士”称见面时需要红包又继续要求胡某汇款,胡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在多起重金求子诈骗案中,从嫌疑人的供词我们可以推断,他们可谓‘张弛有道’,善于钻营人心贪念。”刘涛告诉记者,只要人们心中存在这些弱点,此类诈骗案就难以消停。

  此外,“改号软件屡禁不止,对于这种技术,目前国家对于其是否违法并无明确规定,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也并未禁止利用网络电话‘改号’通话。这些,为电信诈骗犯提供了便利工具,并留下了法律漏洞。”江西省律师协会律师欧阳承惟说。(记者 赖星)

【编辑:王浩成】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