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商报:司法领域只认法律不讲利益博弈

2014年04月18日 14:37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4月16日,有人发帖称,湖南省双峰县县委、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请示娄底市政法委,“请求将涉嫌收购25根象牙的犯罪嫌疑人李定胜取保候审”。文件称,李定胜是县里多家企业的董事长,其中有一家还是省重点企业,如果对其长期羁押,势必影响该项目的正常投产,进而影响全县;李定胜的企业与县里其他企业长期存在资金拆借行为,任其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引发重大社会不稳定事件。娄底市委常委、秘书长王雄对此请示做出了批示。他随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只是希望相关部门研究一下双峰县的申请,因为被抓的是企业家,这个企业有一定规模,不希望因为这事把企业搞垮了。

  用红头文件向司法机关“求情”的事并不鲜见,且屡屡奏效。它让人怀疑,现实中,权力干预司法是否已走上了一条规范化的道路———以往都是私下勾兑,现在可通过公文批转的方式公开地按一套程序解决问题。县里递交请示,市上领导批示,这是行政系统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问题是,请示一方和批示一方都在做一件与自己职责不相干的事。报道称,2013年李定胜被取保候审,一年多过去了,案件已移交检察院,但至今未开庭。案情如此简单的小案子,一年不开庭,不合常规。

  用红头文件为嫌疑人求情,这已不是法治意识落后的问题,而是以“法制”反法治的问题———前者为“内部规则”,后者为“公共规则”。

  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理念已有几十年,时至今日,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党政机关,连一些基本的法治理念都没有。立法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但一些立法却变成了部门主导,一些涉及公众权益的立法因为利益集团阻挠而迟迟不能推出。而司法领域却本该只认法律,不讲利益博弈。但现实中,司法领域却充满着博弈,上述红头文件干预司法,即为一例。

  在提倡法治的今天,用红头文件和领导批示介入刑事案件,的确匪夷所思。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若不改掉这“毛病”,法治就永远是句空话。李迎春 成都

【编辑:吴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