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依法管住买卖濒危野生动物才能避免杀戮

2014年04月23日 15:21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以后无论是从市场购买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偷着吃”,还是到各类餐饮场所点餐“明着吃”,都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关于刑法有关规定的解释草案,其中明确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适用刑法有关规定问题。

  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持续锐减的过程中,滥食是一个重要诱因。有资料显示,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是仅次于军火和走私的全球第三大黑色产业。如果能管住那些贪婪的舌头,自然能减少许多血腥的杀戮。

  现实情况是,虽然食客在这项黑色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却很少看到有人因此承担法律责任。揆诸报端,严厉打击捕杀、销售、烹制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报道不时可见,然而,高压严打之下依然不乏铤而走险者。结果往往是,刚抓获一名捕杀者,又出现了另一个捕杀者;此店刚被查封,彼店又悄然开张。究其原因,食客缺席法律问责,使这条黑色产业链在利益的诱惑下不断推陈出新。“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不应只是一句广告语,更应成为一条不容触碰的法律高压线。

  国内实际上并不缺少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不过,在以往的法律实践中,无论刑法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都侧重于打击非法捕杀,而缺少针对食客的具体罚则。此番刑法解释草案的出台,无疑为刑法补上了这一空白。相比之下,《野生动物保护法》似有必要做出相应补充调整。在此基础上,《野生动物保护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将保护野生动物与“合理利用”并列提出,本身还值得推敲。

  除了修补法律之外,要想彻底杜绝食用野生动物之类行为,关键在于建立起健康的饮食文化。毋庸讳言,传统饮食文化中有“猎奇”的陋习,越是珍贵稀有的野生动植物,越是有人急欲纳入口中,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彰显地位、标榜身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盲目迷信野生动物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因其稀少而一厢情愿地与珍贵画上等号。这些错误乃至畸形的饮食观念,无疑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头号大敌,相关科普工作的开展因此显得任重道远。实际上,即使不考虑饮食文明,仅从饮食健康的角度着想,食用野生动物也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堪忧,而且其本身未经检疫,因此往往携带多种病菌,盲目食用意味着巨大风险。

  十八大报告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美丽中国”理应为各种野生动物留有一席之地。人类不断进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不断懂得尊重其他生命的过程,保护生态、尊重生命,首先就应当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对待自然界的每个生灵,而不能总是习惯于用钞票和舌头去打量它们。法律之上还有道德在,这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动物的显著特征,我们用数千年的时间完成了文明的进化,不应该放纵自己轻易退回蛮荒时代。( 赵志疆)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