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见义勇为就是要用重奖撑腰

2014年05月16日 13:34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5月6日,广州火车站发生歹徒砍人事件,重庆人单连波手持木棍和歹徒对峙10余秒钟,成功掩护其他群众逃生,并协助警方制服了歹徒。12日,单连波在广东被授予“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荣誉称号,并获5000元奖金,重庆南岸区随后决定给予其5万元奖励。

  对见义勇为者予以物质奖励,本来不是新闻。当广东奖励他和同一事件中另一见义勇为者各5000元奖励之后,不少网友认为奖金太少;重庆的再次奖励,似乎顺理成章,但在媒体报道中,5万元又赫然成了“重奖”。

  对于单连波见义勇为的行为,到底该奖励多少才算合适?区区5万元又算不算得上所谓“重奖”?这些枝节问题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需要达成共识的是:见义勇为的确需要重奖来撑腰。

  见义勇为需要奖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所必需的道德资源,而现实中它有很稀缺。任何一种道德资源,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因为社会需要,所以需要奖励;因为现实稀缺,所以更加需要重奖。有很多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这样的现象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道德资源稀缺的现实。要扭转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就需要一种能促进良性循环的道德生成机制。重奖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的道德生成机制。的确,从后果上说,单连波没有流血也没流泪,但是当他勇敢地持棍面临持刀歹徒,面临流血流泪的风险时,社会的道德生成机制,就不仅要打消他的这种风险,还需要打消更多人的这种风险,才能让见义勇为成为一种更普遍的选择。

  今天,我们已经不需要再为精神奖励还是物质奖励而纠结了。毕竟,见义勇为行为带来了正面的社会效益,但是其产生的成本不能让英雄个人来承担。另一种担忧是重赏之下是否会助长公民个体的鲁莽行动。显然,在道德资源稀缺的背景下,谈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再说,见义勇为者冒着包括失去生命在内的风险,难道是冲着所谓“重奖”去的么?很多危险发生的地方,公安力量并不能完全覆盖,的确需要公民勇敢站出来,合力对付邪恶的侵害。(付克友)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