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务的士能否刹住车轮腐败

2014年05月19日 13:27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公车改革是“三公”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十八大之后,中央对“公车改革”频频出招。今年3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表示,要“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4年,被认为是公车改革的重要一年。

  公车改革后,公务用车该怎么办,这是全社会关心的一个问题。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给出的办法是推出“公务的士”——政府通过向国资公司“购买车辆租赁服务”,实现政府公务用车企业化运营、市场化管理。出门办公的公务员需要通过网页预约使用车辆,并根据行驶里程、等候时间等全程计价交费,费用标准按照出租车的8折(等时费为5折)计算。“公务的士”上全部安装GPS监管系统,实现对车辆和驾驶员的全程监控监管。

  “此次公务用车由政府主导、企业化运营的模式应属全国首创。”据该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局长牛群介绍,浑南新区是全国最早进行公车改革的地区之一,今年又成立了车辆管理中心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据了解,“公务的士”从2月推行至今,效果已初步显现。核算下来,预计每辆车每年可节省1.28万元,司机由39名压缩至10名。

  浑南新区的“公务的士”新政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网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点赞:市场化举措值得尝试

  尽管还不能确定“公务的士”最终能够走多远,但许多网友都觉得这一方式“让人眼前一亮”——至少,公车使用租赁化、公车服务企业化、公车管理市场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是值得尝试的。

  人民网网友马青功认为,推行“公务的士”的好处起码有三点。首先,公务员通过专用的叫车软件预约使用车辆,可以提高公车利用效率,节约社会成本,避免造成财政支出浪费。其次,“公务的士”上全部安装GPS监管系统,对车辆和驾驶员进行全程监控监管,可以有效遏制公车私用等违法违纪行为。再者,通过第三方管理车辆的使用、调配、维修等,将公车纳入到统一平台中调配使用,可以堵死一些单位对公车改革政策“搞变通”的出路,提高政策执行效率和水平。

  《京华时报》刊发题为《“公务的士”是新车改试水样本》的文章称,一些地方历次车改,之所以不了了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提错了。前提错了,必然导致车改变形走样。中央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可以说是对以往车改乱象的一次正本清源。事实上,也只有回到中央框定的这个车改大方向上,车改的试水探索,才有可行性。沈阳浑南新区的车改,正是这个大背景下的实践。尽管有人说,这种实践还不是完全市场化,只是将公车业务外包给国有企业,但毕竟已经迈出了市场化的重要一步。至少,公车由财政包养的坚冰,从此打破了。

  质疑:或许只是“看上去很美”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公务的士”持乐观态度。一些网友表示,采用“企业租赁”模式进行公车改革,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要把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配套完善必要的监督与管理措施。否则,就很可能会重蹈一些地方公车改革失败的覆辙。

  新华网网友刘鹏认为,“公务的士”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防市场化过头,出现新乱象,比如,国资公司为了利润最大化,将公车用作他途;二防虚假使用和报销,比如,一些单位或者部门可能会少用多报,对外也不公开使用细节;三防形成“不办事”的风气,比如,没有了随时随地用公车的特权,一些单位可能会“该下基层的不下了,该办的事情不去办了”。

  对于这样的观点,华声在线网友刘兴言表示赞同。他发帖称,首先,虽说国资公司属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实质上与政府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政府既是公司的唯一股东,又是直接的上级主管部门,那么“公务的士”的规范管理就有可能受到“官大一级”的上级部门的影响。目前,汽车租赁服务市场已经比较成熟,既然是租赁,为何不直接引进市场的力量?其次,如何加强对运营公司自身的监管,防止运营公司成为新的“公车腐败”的源头,仍然是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不妨多一些理解

  公车使用及公车改革,历来是一个众人关注的话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车轮上的腐败”的“灵丹妙药”。在经受时间和实践检验之前,谁都不能断言“公务的士”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当看到其积极的意义。过度的质疑,只会让真正的改革者望而却步,令静观不动者受到“鼓励”。

  改革是艰难的博弈,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类似“公务的士”这样的尝试很可能越来越多。公众该如何对待这些改革举措?一味地质疑、否定,“泼冷水”、“棒杀”,并不可取。我们需要做的,是多给这样的改革和改革者一些理解、掌声和鼓励。

【编辑:吴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