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学教授张志铭:执法为民是重要的职业良知

2014年05月21日 13:2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法机关要坚守职业良知、坚持执法为民,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部自觉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5月17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志铭。他认为职业良知是司法公正的保障,执法为民是政法机关最重要的职业良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前摆在政法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记者:现实中,有一些案件,凭良知就能明辨是非,但最终的处理结果却偏离是非界限。您认为,为什么现在要提出坚守职业良知?

  张志铭:近年来,政法领域出现了一些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现象,使司法公信力面临挑战。“徒法不足以自行”,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如果在司法、执法等方面不能落实到位,再完善的立法也难以发挥其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法治必须由所有法律人共同完成,他们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良知,关系到每一个案件能否得到公正裁判,关系整个社会能否真正树立法律权威。对一个国家而言,司法公正能否实现,除了制定良好的法律和合理的司法程序保障之外,另一个关键条件就是必须有一支具有职业良知的高素质政法队伍。如果政法机关缺失了职业良知,法律将形同虚设,公正根本无法保障,法治更是无从谈起。

  记者: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您认为,政法机关的职业良知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张志铭:“良知是人的本性的自我立法”,个人的职业良知,是一种内心信念,是一种基于职业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底线意识。从近年来曝光的案件中,能看到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错误判决。这些法院判决,哪怕不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仅仅只用常识去思考、用良心去评判,都可以发现判决的荒谬。像类似这些案件的出现,怎么可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呢?

  职业良知就是要求政法工作人员把法治精神作为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坚定地秉公执法。不管在哪个国家,对于手握天平的人,都应该是这种要求。只有把法律的信仰放进自己的良心里,把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经受住各方诱惑、抵挡住各方压力,真正把执法为民的要求作为职业良知的根本标准。

  记者:“职业良知来源于职业道德”,政法机关应该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张志铭:政法工作职业良知的核心要求就是公正和廉洁。一方面,公正是司法执法的生命和灵魂,也是法律的基本追求,只有保证公正的天平不偏不倚,才能防止有案不立、有罪不究,才能解决随意执法、粗放执法、变通执法的问题;另一方面,廉洁是职业道德的底线,只有自身做到清正廉洁,才有资格成为社会秩序的捍卫者。

  把强化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作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必修课,应当引导广大政法工作人员树立公正之心、廉洁之心,认识到不公不廉是最大的耻辱,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王比学 杨子强)

【编辑:朱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