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交警开房丢枪啥叫“暂时性失控”

2014年05月26日 09:40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5月23日,有网友发帖称,四川合江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许江带女下属开房弄丢配枪,及该民警有其它问题。该帖一发出,在网络上引起较大反响。合江县公安局回应称,该民警在事发当天被停职,并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相关负责人表示,许江一事并不是“丢枪”,而是枪支“暂时性失控”。(5月25日《华西都市报》)

  无论是从《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还是从《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中,有丢失、被抢、被盗三种情形,并无“暂时性失控”一词。如果从字面来理解,丢失、被盗、被抢三种情形,其实都是配枪民警对所配枪支“暂时性失控”的不同情形。该局负责人用假设进行解释,认为如果保洁员发现枪支后进行转移藏匿,才叫“丢枪”,其实恰恰是对“丢枪”的误解。在这种假设下,当然是丢枪,但却只是丢枪的程度不同,而非丢枪的定性标准。换句话说,“暂时性失控”可以是对丢枪的概括性陈述,但却不能排除具体的丢枪情形。

  近些年来所出现的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有一部分事件由于官方回应不当,生造一些与事件无关的“新名词”,最终往往自取其辱,令公众对官方回应失去信任。如“躲猫猫”、“休假式治疗”、“消防演习”等典型案例,已经充分说明了生造“名词”再进行“名词解释”回应方式的负面效应。

  事实证明,相关部门的“名词解释”,如果背离了基本的认知,和公众的日常经验产生过大的差异,最终只不过是引火烧身,使舆论更广泛、更持久、更具话题性而已。公共部门回应公众的“灭火心态”,应当从中进行更深的反思。(廖德凯)

【编辑:杜雯雯】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