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警惕钓鱼式免费陷阱 免费甜头后忽悠贷款报班

2014年05月26日 13:3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英语试听课免费,看上去很美,实则是让你掉进“陷阱”花高价报名培训。市消委会近来陆续接到多起因“免费”惹纠纷的投诉,涉及培训、旅游、美容等多个行业。免费“甜头”之后,骗局接踵而来。消委会提醒市民应尽量采购和消费正规途径的商品和服务。如遇到消费侵权行为,要第一时间保存商品和证据,到相关部门或者法院进行维权。

  免费午餐实为“请君入瓮”

  曾小姐参加了免费的英语试听课后,哪知被“洗脑”,决定报名参加培训班。手头上不够钱,曾小姐还接受了培训机构推荐的贷款公司,向其贷款3万多元报名培训。课程正式开始,曾小姐却发现培训班的师资完全违背试听课的宣传和承诺。原来这只是一场骗局,曾小姐要求退款遭到拒绝。因为当初签的合同里根本没有师资素质的任何承诺。

  无独有偶,一位姓张的老人家参加保健机构的免费旅游后,被忽悠订购了2万多元的宣称“能治百病”的磁石玉床;吴小姐在街边被拉去免费美容,却被迫消费面膜、精华素等400多元……然而,这些消费者在尝试过种种“免费甜头”过后,待头脑清醒、货比三家或与家人朋友诉说后,才恍然大悟,知道上当受骗了。

  维权关键要保留消费证据

  市消委会秘书长邓国平表示,这类现象其实就是钓鱼式“免费陷阱”。

  消委会分析道,大多免费活动,商家并非开门见山地叫卖,而是先上课洗脑式地宣传煽动,让消费者陷入美好的幻景中,最后亮出“叫卖”真面目;或一对一地热情关怀服务,“吃人嘴软、拿人东西手短”,让你碍于面子、情面被迫接受。这类叫卖的产品价格较高,且质量不保证,甚至是三无产品,且没有消费凭证或提供虚假消费凭证。

  消委会提醒市民,应尽量采购和消费正规途径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在参加“免费”活动时一定要掌握“免费”活动的期限、价格、质量、管理等条款的文字凭证,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同时应当注意到相关的消费证据上面的企业名称是否与目前正在进行推销的企业名称是否一致,证据上面的企业名称是否符合工商登记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向商品和服务提供者索要发票和服务收据后,在遇到侵权事件时,应第一时间保存商品和证据。如果协商无果,就立即到相关部门或者法院进行维权。

  提醒

  “钓鱼式的免费陷阱大多有以下特征:一是抛砖引玉、引君入瓮。以免费赠送产品、服务、课程、旅游等诱饵吸引消费者参与;二是针对弱势或特定群体。免费体验服务大多针对中老年人、爱美女士以及望子成龙的家长等群体;三是洗脑式宣传煽动。” (记者李直建)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