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报告:青少年运用法律意愿随年龄增长呈下降态势

2014年05月28日 2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白琥)《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报告(2013)》28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阶段中,我国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并没有像法律情感一样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反而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态势。

  这一报告由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发布。报告选取了广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上海、安徽、浙江、河北等9地的340余所中小学的师生及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3000多份有效问卷。

  调查显示,93.9%的小学生、94.9%的初中生和94.7%的高中生表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只有不足1%的受访学生表示了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否定。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报告指出,从情感层面上讲,青少年对法律的认同感增强,对“平等”、“自由”、“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等“法治”意象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且这种认知有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趋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也指出,整体而言,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阶段中,我国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并未像法律情感一样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反而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态势。

  此次报告的参与人之一、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告诉中新网记者,上述现象的出现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逐渐增多,受到社会影响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而当前社会中类似‘中国式过马路’、‘走后门’等现象势必会对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产生影响,甚至使其规则意识逐渐变得淡薄。”

  课业与升学压力的逐渐增大也被认为是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王敬波指出,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课业与升学压力会逐渐增大,学校对升学率的关注度会随之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法制教育在学校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会逐渐降低,而家长乃至学生个人也有出于升学压力的考量而逐渐轻视法制教育的可能。”

  司法部法制宣传司行业处处长杨蔚莉则表示,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是因为学校法制知识讲得太多,却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制行为习惯。

  针对上述问题,王敬波表示:“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心智特点,遵循层次性、阶段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探索更加完善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模式。努力转变青少年法制教育理念,实现法制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法治理念与素质教育。探索建立一套兼具导向、激励、监督和考核作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评价机制。同时创新青少年法制教育方式,增强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互动性。”

  “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加重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很难避免,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这有利于他们法制观念和法制行为习惯的养成。”她说。(完)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